據(jù)朱姓一九八六年所立《朱氏家族碑》載:“本族原居山西洪洞縣,先祖苦于黃水兵禍,約在元朝末年遷至河南睢州朱寨村,已六百余年”。時多冠以“寨”字命村名,故名朱寨。 |
隋開皇年間,趙、左二氏從山西遷此,趙氏牽頭興集會,得名趙興集。唐初尉遲敬德奉旨監(jiān)工在村西北角建立寺廟,占地540畝,房屋數(shù)百間,寺院周圍分別建有祖昔廟、土地廟、白玉閣、奶奶廟等附屬建筑,寺廟正門懸掛龍虎二牌,故稱龍虎寺。該寺鼎盛時期聞名遐邇,村以寺得名。寺在蔣、馮大戰(zhàn)中毀于兵火。1983年分為虎東、虎西2村,因居西,故名。 |
明永樂年間,尹氏自山東鄆城遷此,故名。 |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有賈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按當(dāng)?shù)亓?xí)慣,在姓氏后加“寨”字命村名。 |
唐末,此處有一株大柏樹,劉氏從長垣一帶遷居柏樹旁,習(xí)稱柏木,后演變?yōu)榻衩?/div> |
明洪武年間,黃河幾度決口,村人朝不保夕,乞望神靈保祐。后大興土木,筑關(guān)爺閣一座,祭壇一個,故呼閣壇上。1919年“五四”運(yùn)動爆發(fā),破除封建迷信,關(guān)爺閣、祭壇被毀,改稱壇上。后人將“壇“寫成“臺”。 |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樊氏奉旨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名樊莊。清咸豐年間筑寨,改今稱。 |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郝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按當(dāng)?shù)亓?xí)慣,取名郝寨。 |
黃姓原住本鄉(xiāng)臺上村,此處為黃氏花園。明天順年間,黃氏遷此招趙氏入贅。趙氏以耍猴、演戲為生計,招來遠(yuǎn)近看客,一些商人僧侶便趁機(jī)擺攤化緣,漸成集,取名黃老娘集,以敬黃氏。后人嫌名稱不雅,改今名。 |
隋開皇年間,趙、左二氏從山西遷此,趙氏牽頭興集會,得名趙興集。唐初,尉遲敬德奉旨監(jiān)工在村西北角建立寺廟,占地540畝,房屋數(shù)百間,寺院周圍分別建有祖昔廟、土地廟、白玉閣、奶奶廟等附屬建筑,寺廟正門懸掛龍虎二牌,故稱龍虎寺。 |
清康熙年間,耿氏一支從金獅遷此,家境殷富,筑樓,呼耿樓。后杞縣西肥一秦氏在朝做官,將此村劃為西肥秦氏外莊,故名。 |
明景泰年間,管、馬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村址原為一瓦狀土崗,形似土冢,名瓦冢。后為區(qū)別于前瓦冢,稱今名。 |
明嘉靖年間,任、陳、閻先后由杞縣、儀封遷此,呈三足鼎立狀分建任莊、陳莊和閻莊。后三村鬧事不睦,糾紛迭起。清咸豐三年(1854),杞縣知縣杜峰嶺出面調(diào)解,三村言和,筑寨合一,并興集會,取人和永睦之意,得村名人和。因居人和西部,1983年改今稱。 |
明洪武二年(1369),楊姓奉旨從山西洪洞縣遷此,故名。 |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張氏奉旨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名張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