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黃南州各縣區(qū)情況介紹

黃南州各縣區(qū)情況介紹

同仁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東鄰甘肅省夏河縣西連貴德縣南接澤庫縣北與循化、尖扎縣接壤,距省會西寧市181公里?h轄1鎮(zhèn)、12鄉(xiāng)、75個村(委)會,其中:農(nóng)業(yè)鄉(xiāng)4個,半農(nóng)半牧鄉(xiāng)6個,純牧業(yè)鄉(xiāng)3個。全縣總?cè)丝跒?.34萬人,其中農(nóng)牧業(yè)人口5.4萬人,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

1999年全縣國民生產(chǎn)總值達到28828萬元(現(xiàn)價),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達59497萬元(現(xiàn)價),其中:農(nóng)牧業(yè)產(chǎn)值36236萬元,工業(yè)總產(chǎn)值23261萬元,農(nóng)牧民人均純收入1441.25元。同仁隆務河谷地區(qū)獨產(chǎn)的黃果梨是生津止咳,清痰化瘀的稀有珍果,由此被譽為我國的“黃果之鄉(xiāng)”。同仁野生的植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其中雪蓮、冬蟲夏草、秦艽、大黃、黃芪等名貴藥材久負盛名。同仁地區(qū)也盛產(chǎn)牛羊肉、皮張、絨毛、牛絨服裝等而聞名。

同仁縣是“熱貢藝術(shù)”的發(fā)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畫家之鄉(xiāng),是青海唯一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隆務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有充滿神秘色彩的藏鄉(xiāng)民間“六月會”和以唐卡、堆繡、雕塑為主的“熱貢藝術(shù)”。

資源特點

水電資源得天獨厚,有大小河流11條,其中隆務河縱貫南北,屬黃河一級支流,沿隆務河已建成梯級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1.36萬千瓦,并與西寧大電網(wǎng)聯(lián)網(wǎng),1988年跨入首批農(nóng)村初級電氣化縣行列。礦產(chǎn)資源分布廣,品位高,金、銀、銅、鋅、鉛、石英石等均有很高的開采價值。野生動植物千姿百態(tài),珍稀動物有鹿、香獐、羚羊、石羊、黃羊、熊,雪蓮、冬蟲草、大黃、黃芪、彌花黨參、秦艽等名貴藥材久負盛名。

地方特產(chǎn)

同仁隆務河谷地區(qū)獨產(chǎn)的黃果梨是生津止咳,清痰化瘀的稀有珍果,由此被譽為我國的“黃果之鄉(xiāng)”。同仁野生的植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其中雪蓮、冬蟲夏草、秦艽、大黃、黃芪等名貴藥材久負盛名。同仁地區(qū)也盛產(chǎn)牛羊肉、皮張、絨毛、牛絨服裝等而聞名。

自然條件

同仁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隆務河縱貫全境南北,形成東西部山區(qū)和中部河谷地區(qū)。境內(nèi)山巒起伏,河谷相間,地貌復雜多樣。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對高差2607米。年平均氣溫5.2℃,年均降水量425.7毫米,無霜期約61-150天,年均日照2413.1-2634.9小時,屬冷溫干旱氣候區(qū),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水電資源得天獨厚,有大小河流11條,其中隆務河縱貫南北,屬黃河一級支流,沿隆務河已建成梯級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1.36萬千瓦,并與西寧大電網(wǎng)聯(lián)網(wǎng),1988年跨入首批農(nóng)村初級電氣化縣行列。礦產(chǎn)資源分布廣,品位高,金、銀、銅、鋅、鉛、石英石等均有很高的開采價值。野生動植物千姿百態(tài),珍稀動物有鹿、香獐、羚羊、石羊、黃羊、熊,雪蓮、冬蟲草、大黃、黃芪、彌花黨參、秦艽等名貴藥材久負盛名。

行政區(qū)劃

同仁縣轄2個鎮(zhèn)、9個鄉(xiāng):隆務鎮(zhèn)、保安鎮(zhèn)、蘭采鄉(xiāng)、雙朋西鄉(xiāng)、扎毛鄉(xiāng)、黃乃亥鄉(xiāng)、曲庫乎鄉(xiāng)、年都乎鄉(xiāng)、多哇鄉(xiāng)、瓜什則鄉(xiāng)、加吾鄉(xiāng)。

歷史沿革

同仁在歷史上是游牧地區(qū)。在漢朝時期,同仁北部成為漢朝屯田之地。至唐中宗時,這里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賜于吐蕃。宋代是角羅蕃政權(quán)的勢力范圍。元明兩代,始以縣境保安為觸角,有中央屯軍的伸入,形成以隆務寺為中心青海最大的藏傳佛教政教合一統(tǒng)治體系,一直延續(xù)到清代。

古為古羌地,西晉末為吐谷渾地,隋為達化縣地,唐初為達化縣、米川縣地,安史之亂后為吐蕃地,宋初為吐蕃角廝角轄地,元為貴德州地,明為歸德千戶所轄,清隸循化廳,民國初隸循化縣,1929年設立同仁縣。1949年沿舊制仍設同仁縣,1952年改為同仁藏族自治區(qū),1953年由同仁藏族自治區(qū)析置澤庫縣,同年改同仁藏族自治區(qū)為同仁縣,均隸黃南藏族自治區(qū)(州)。

2000年,同仁縣轄1鎮(zhèn)、12鄉(xiāng)。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cè)丝?7040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隆務鎮(zhèn)23294蘭采鄉(xiāng)3558麻巴鄉(xiāng)5285雙朋西鄉(xiāng)3737扎毛鄉(xiāng)3668保安鄉(xiāng)4780黃乃亥鄉(xiāng)2944曲庫乎鄉(xiāng)6440牙浪鄉(xiāng)1946年都乎鄉(xiāng)8060多哇鄉(xiāng)4986瓜什則鄉(xiāng)3886加吾鄉(xiāng)4456

2001年3月19日,撤銷同仁縣保安、麻巴2鄉(xiāng),合并設立保安鎮(zhèn)(鎮(zhèn)0駐地設在原保安鄉(xiāng))(青政函[2001]21號)。

2001年底,同仁縣轄2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牧業(yè)鄉(xiāng)3個、農(nóng)業(yè)鄉(xiāng)7個),3個居委會、74個村(牧)委會。

隆務鎮(zhèn):駐隆務,轄3個居委會(一、二、三)、8個村委會(吳屯上莊、吳屯下莊、加毛、向陽、四合吉、隆務、加倉瑪、措玉)。

保安鎮(zhèn):駐保安,轄14個村委會(城內(nèi)、城外、新城、全都、臥科、相曲、夏尕龍、尕則敦、浪加、銀扎木、群吾、東干木、賽加、卡加)。

年都乎鄉(xiāng):駐年都乎,轄6個村委會年(都乎、曲碼、夏卜浪、錄合相、郭麻日、尕沙日)。

加吾鄉(xiāng):駐協(xié)知,轄6個村委會(加吾崗、協(xié)知、俄毛、東維、吉倉、江日)。

雙朋西鄉(xiāng):駐雙朋西,轄4個村委會(雙朋西、協(xié)知、寧他、環(huán)主)。

扎毛鄉(xiāng):駐麻什當,轄4個村委會(霍爾、扎毛、卡蘇乎、立倉)。

曲庫乎鄉(xiāng):駐多哇,轄8個村(牧)委會(江龍、江什加、古德、多哇、索乃亥、木合沙、瓜什則、江龍牧業(yè))。

牙浪鄉(xiāng):駐牙浪,轄4個村委會(依里、牙浪、娘洛、阿寧)。

多哇鄉(xiāng):駐乙合隆扎,轄6個村委會(尖德、東維、交隆務、直躍、卡什加、其日那)。

蘭采鄉(xiāng):駐唐拉卡,轄4個村(牧)委會(麥倉、還去乎、尕日哇、蘭采榮哇)。

瓜什則鄉(xiāng):駐瓜什則寺,轄6個村委會(賽青、力吉、郭進、阿旦、塔哇、阿哇)。

黃乃亥鄉(xiāng):駐日秀麻,轄4個村委會(日秀麻、阿吾乎、群吾、奴讓)。

2005年,同仁縣轄2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隆務鎮(zhèn)、保安鎮(zhèn)、蘭采鄉(xiāng)、雙朋西鄉(xiāng)、扎毛鄉(xiāng)、黃乃亥鄉(xiāng)、曲庫乎鄉(xiāng)、牙浪鄉(xiāng)、年都乎鄉(xiāng)、多哇鄉(xiāng)、瓜什則鄉(xiāng)、加吾鄉(xiāng)。

2006年8月,撤銷牙浪鄉(xiāng),并入隆務鎮(zhèn)。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隆務鎮(zhèn)LongwuZhen】位于縣境中部,縣府駐地。面積221.6平方千米。人口2.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4.4%。轄一、二、三3個居委會和吳屯上莊、吳屯下莊、加毛、向陽、城鎮(zhèn)、四合吉、隆務、加倉瑪、措玉9個村委會。2001年,轄3個居委會和8個村委會。1950年設隆務街,1956年設隆務鎮(zhèn),1958年設前進公社,1961年改設城鎮(zhèn)公社,1965年設隆務鎮(zhèn),1972年又改設城鎮(zhèn)公社,1984年改設隆務鎮(zhèn)。

【保安鎮(zhèn)BaoanZhen】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0下發(fā)青政函[2001]21號文批復,同意撤銷同仁縣保安、麻巴2鄉(xiāng),合并設立保安鎮(zhèn)(鎮(zhèn)0駐地設在原保安鄉(xiāng)),轄城內(nèi)、城外、新城、全都、臥科、相曲、夏尕龍、尕則敦、浪加、銀扎木、群吾、東干木、賽加、卡加14個村委會。

保安鄉(xiāng)BaoanXia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15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4%,還有漢、土、回等民族。面積102.9平方千米。轄城內(nèi)、城外、尕則墩、托加臥科、新城、夏尕隆、相曲、全都8個村委會。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保安鎮(zhèn),1950年沿舊制設保安鄉(xiāng),1958年改設紅旗公社,1960年改為保安公社,1984年改設保安鄉(xiāng)。2001年與麻巴鄉(xiāng)合并為保安鎮(zhèn)。

麻巴鄉(xiāng)MabaXia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17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2%。面積212平方千米。轄群吾、東干木、銀扎木、浪加、卡加、賽加6個村委會。1956年設麻巴鄉(xiāng),1958年設紅旗公社,1961年改設麻巴公社,1984年恢復麻巴鄉(xiāng)。2001年與保安鄉(xiāng)合并為保安鎮(zhèn)。

【年都乎鄉(xiāng)NianduhuXia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1.5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1%,還有漢、土、回等民族。面積120.8平方千米。轄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曲瑪、夏卜浪、錄合相6個村委會。1956年設年都乎鄉(xiāng),1958年改設飛躍公社,1960年更名為年都乎公社,1984年改為年都乎鄉(xiāng)。

【加吾鄉(xiāng)JiawuXia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5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面積153.3平方千米。轄協(xié)知、東維、俄毛、江日、吉倉、加吾崗6個村委會。1958年設加吾鄉(xiāng),同年改設前進公社,1961年更名加吾公社,1984年改為加吾鄉(xiāng)。

【雙朋西鄉(xiāng)ShuangpengxiXia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18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面積250.9平方千米。轄雙朋西、寧他、環(huán)主、協(xié)知4個村委會。1956年建雙朋西鄉(xiāng),1958年并入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雙朋西公社,1984年設雙朋西鄉(xiāng)。

【扎毛鄉(xiāng)ZamaoXiang】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21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216平方千米。轄扎毛、卡蘇乎、和日、立倉4個村委會。1956年設扎毛鄉(xiāng),1958年設紅星公社,1961年改設扎毛公社,1984年恢復扎毛鄉(xiāng)。

【曲庫乎鄉(xiāng)QukuhuXia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8%。面積233.1平方千米。轄多哇、瓜什則、木合沙、索乃亥、古德、江什加、江龍、江龍牧業(yè)8個村(牧)委會。1956年成立曲庫乎鄉(xiāng),1958年并入紅星公社,1961年分設曲庫乎公社,1984年改設曲庫乎鄉(xiāng)。

【牙浪鄉(xiāng)YalangXia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6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面積78.6平方千米。轄牙浪、娘洛、阿寧、依里4個村委會。1956年成立牙浪鄉(xiāng),1958年并入前進公社,1961年設牙浪公社,1984年改設牙浪鄉(xiāng)。

【多哇鄉(xiāng)DuowaXiang】位于縣境東南部,東、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41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935平方千米。轄尖德、卡什加、東維、直躍、曲日那、交隆務6個村委會。1958年設紅星公社,1960年改為多哇公社,1961年設多哇鄉(xiāng),1966年改為多哇公社,1984年改為多哇鄉(xiāng)。

【蘭采鄉(xiāng)LancaiXia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27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面積458.5平方千米。轄蘭采榮哇、尕日哇、麥倉、還去乎4個村(牧)委會。1956年設蘭采鄉(xiāng),1958年改設東風公社,1961年恢復蘭采鄉(xiāng),1967年改設蘭采公社,1984年改設蘭采鄉(xiāng)。

【瓜什則鄉(xiāng)GuashizeXiang】位于縣境東部,東南部鄰甘肅省,距縣府駐地24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401.3平方千米。轄塔哇、阿旦、郭進、阿哇、加吾力吉5個村委會。1958年設上游公社,1960年改為瓜什則公社,1961年改設瓜什則鄉(xiāng),1966年改為瓜什則公社,1984年改為瓜什則鄉(xiāng)。

【黃乃亥鄉(xiāng)HuangnaihaiXia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9%。面積85平方千米。轄日秀瑪、瓊吾、阿吾乎、奴讓4個村委會。1956年設黃乃亥鄉(xiāng),1958年改設躍進公社,1959年并入飛躍公社,1961年分設黃乃亥公社,1984年恢復黃乃亥鄉(xiāng)。

尖扎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東北絕大部分以黃河為界,與化隆縣相望,東南與循化縣接壤,西與貴德縣相連,南與同仁縣毗鄰?h境南北長約87千米,東西寬約48千米,總面積1712平方千米??cè)丝?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4萬人,藏族約占總?cè)丝诘?7%。

縣人民政府駐:馬克唐鎮(zhèn),距省會西寧市127千米,距州府隆務鎮(zhèn)70千米。郵編:811200。代碼:632322。區(qū)號:0973。拼音:JianzhaXian。

全縣地勢西高東低,最低海拔1960米,最高海拔4614米,相對高差為2654米。氣候?qū)俑咴箨懶詺夂颍瑸榍嗖馗咴厥庑蜌夂騾^(qū),年平均溫度7.8℃,年日照時數(shù)443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無霜期186天。

尖扎縣轄3個鎮(zhèn)、6個鄉(xiāng):馬克堂鎮(zhèn)、康揚鎮(zhèn)、坎布拉鎮(zhèn)、賈加鄉(xiāng)、措周鄉(xiāng)、昂拉鄉(xiāng)、能科鄉(xiāng)、當順鄉(xiāng)、尖扎灘鄉(xiāng)。

自然資源

尖扎縣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旅游資源。水電資源得天獨厚,象征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縱貫南北,在尖扎縣境內(nèi)流程長達96公里,黃河、隆務河水流急、落差大,可建一大、二中、二小五座電站。國家重點工程-李家峽水電站,是黃河上游的第二個梯級水利樞紐工程,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59億千瓦時;青海省最大的水電引資項目-直崗拉卡電站,臨建工程已開工,該電站總投資12.8億元,總裝機容量19萬千瓦時,年發(fā)電量7.62億千瓦時;此外尚有黃河上游總裝機28.4萬千瓦、總投資為24億元、年發(fā)電量為23億千瓦時的康楊中型水電站,位于隆務河段的"三道班"小型水電站總投資為1.08億元,總裝機容量10.5萬千瓦時,年發(fā)電量5.6萬千瓦時。澤唐小型水電站總投資為4572萬元,總裝機容量6000千瓦時,年發(fā)電量3.2萬千瓦時。旅游資源開發(fā)前景廣闊,坎布拉國家級森林公園,以紅色砂礫巖構(gòu)成的"丹霞"景色而著稱,古松、奇峰、方山、洞穴、清泉、小溪,景美如畫,公園內(nèi)有南宗寺、尼姑寺、南宗扎寺三大寺院,是青海省唯一的一處僧、密、尼并存的宗教法地,名山佳水,佛寺僧舍,相綴成畫,與李家峽庫區(qū)風光相輝相映。投資9600萬元的森林公園專用公路已建成,投資1170萬元的森林公園景點及道路工程已啟動實施,為坎布拉森林公園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使其成為青海省的旅游熱點。另外還有德多寺、古雷寺等歷史悠久的宗教寺院。

城市建設

尖扎縣縣城規(guī)劃面積6平方公里,城區(qū)面積4平方公里,城鎮(zhèn)人口約1萬人。1998年前,沿街主要建筑物大部分為土木結(jié)構(gòu)平房,城鎮(zhèn)綜合服務功能很低,城鎮(zhèn)建設投資和規(guī)模遠遠落后與省內(nèi)其它兄弟縣。1998年起縣委、縣政府把城鎮(zhèn)建設作為繁榮經(jīng)濟、增加就業(yè)、全面推動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視,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實現(xiàn)了城鎮(zhèn)建設快速發(fā)展,先后完成了人民街、黃河路、申寶路等主要街道鋪面改造工程和縣政府、廣電局、公安局等一批重點住宅樓工程,實施了新建文化廣場、縣城道路、小廣場和添置高桿燈、路燈等項目。四年內(nèi)共完成城鎮(zhèn)建設項目80余項,新建面積8萬平方米,累計投資達1.2億元,是1993-1998年期間的5倍?h城投資環(huán)境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整體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縣城基本實現(xiàn)了美化、綠化、亮化、凈化。2000年,青海省小城鎮(zhèn)建設現(xiàn)場會在尖扎召開,2001年,在青海省第五次精神文明建設會議上,榮獲"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先進縣"稱號。

經(jīng)濟發(fā)展

尖扎縣總耕地面積為79198畝,其中水澆地29716畝,淺山地36202畝。農(nóng)業(yè)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中穩(wěn)步發(fā)展,牧業(yè)由脆弱型向穩(wěn)定型轉(zhuǎn)變,2001年糧食播種面積8.92萬畝,總產(chǎn)量達到1446萬公斤,油料播種面積1.44萬畝,總產(chǎn)量達到104萬公斤。"百里萬畝"果品生產(chǎn)基地、"百里千畝"白色蔬菜走廊已初步形成。全縣各類牲畜存欄數(shù)達21萬頭(只),農(nóng)牧業(yè)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加讓要其水庫、集雨利用、草原"四配套"、"531"等一批骨干工程得到實施,農(nóng)牧民生活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尖扎縣經(jīng)濟增長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fā)展,以糧油加工、建筑、建材等為主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突飛猛進,以耗能企業(yè)為主的地方工業(yè)日漸壯大,2001年全縣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總產(chǎn)值達2250萬元,工業(yè)企業(yè)產(chǎn)值898萬元,全年固定資產(chǎn)投資達6371萬元,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投資政策、環(huán)境正在不斷優(yōu)化,教育、衛(wèi)生、科技等各項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

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漢屬河關(guān)縣,三國時為羌地,東晉為吐谷渾地,北周至隋唐置達化縣(治今尖扎縣康揚一帶),宋屬積石軍,元為貴德州地,明為歸德守御千戶所轄,清為貴德廳地,民國為貴德縣地。

1949年解放,1952年由貴德縣析置尖扎藏族自治區(qū)。1953年6月2日正式成立尖扎縣。1953年12月歸屬黃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領(lǐng)導。

2000年,尖扎縣轄2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cè)丝谌,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馬克堂鎮(zhèn)8027康揚鎮(zhèn)8119直崗拉卡鄉(xiāng)6644坎布拉鄉(xiāng)1109多加鄉(xiāng)2145賈加鄉(xiāng)2039措周鄉(xiāng)4007加讓鄉(xiāng)3171昂拉鄉(xiāng)2597能科鄉(xiāng)2121當順鄉(xiāng)1982尖扎灘鄉(xiāng)4511李家峽地區(qū)虛擬鎮(zhèn)4592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號文批復:撤銷尖扎縣坎布拉、多加、直崗拉卡3鄉(xiāng),合并設立坎布拉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設在李家峽);撤銷加讓鄉(xiāng),并入馬克唐鎮(zhèn)。

2001年底,尖扎縣轄3個鎮(zhèn)、6個鄉(xiāng),4個居委會、79個村(牧)委會。

馬克唐鎮(zhèn):駐馬克唐,轄4個居委會(黃河路、申寶路、興隆街、人民街),14村委會(馬克唐、勒見、麥什扎、回民、解放、娘莫、加讓、加力、如什其、洛科、要其、科沙唐、娘莫、新灘)。

唐楊鎮(zhèn):駐康家,轄13個村委會(上莊、寺門、巷道、東門、城上、崖灣、格曲、河灘、沙力木、宗子拉、尕日唐、西麻拉、爛泥灘)。

坎布拉鎮(zhèn):駐李家峽,轄18個村委會(德洪、尖藏、萬吉合、尕吾昴、螞蟻灘(吉利)、古日羊麻(如布、如其灘)、直崗拉卡、上李家、下李家、尕布、仁才、俄加、拉夫旦、哈玉、浪哇、坎加、滿崗、茨卡)。

昴拉鄉(xiāng):駐尖巴昴,轄6個村委會(尖巴昴、牙那洞、措加、牙子蓋、東加、河東)。

能科鄉(xiāng):駐麻尼多楞,轄4個村委會(德欠、拉薩、子哈貢、下扎)。

當順鄉(xiāng):駐香干,轄8個村委會(古浪堤、香干、東當、古什當、冬果、才龍、拉德、古浪坡哇)。

尖扎灘鄉(xiāng):駐恰藏,轄7個牧委會(羊直、崗毛、來玉、石乃亥、洛哇、尕加一、尕加二)。

措周鄉(xiāng):駐霍爾瓦西,轄5個村委會(俄什加、切藏麻、洛哇、措香、石乃亥)。

賈加鄉(xiāng):駐哈玉,轄4個村委會(賈加、安君、南當、洋勒)。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馬克唐鎮(zhèn)MaKeTangZhen】位于縣境東部,縣府駐地。2001年,撤銷加讓鄉(xiāng),并入馬克唐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馬克唐,轄黃河路、申寶路、興隆街、人民街4個居委會,馬克唐、勒見、麥什扎、回民、解放、娘莫、加讓、加力、如什其、洛科、要其、科沙唐、娘莫、新灘14個村委會。

馬克唐鎮(zhèn)MaKeTangZhen位于縣境東部,縣府駐地。人口0.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還有漢、回、撒拉、土等民族。面積36.9平方千米。轄黃河路、申寶路、興隆街、人民街4個居委會和馬克唐、勒見、麥什扎、古雷、回民、娘莫6個村委會。1985年從加讓鄉(xiāng)析置馬克唐鎮(zhèn)。

加讓鄉(xiāng)JiaRangXia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7.7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3.3%。面積36.5平方千米。轄如什其、加讓、力加、洛科、要其、科沙塘、娘莫7個村委會。1953年設一區(qū)(加讓區(qū)),1958年設加讓公社,1984年改設加讓鄉(xiāng)。1985年,析置馬克唐鎮(zhèn)。2001年,并入馬克唐鎮(zhèn)。

【康揚鎮(zhèn)KangYangZhen】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23千米。人口0.7萬,以回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還有藏、漢族?偯娣e35平方千米。轄巷道、上莊、寺門、東門、城上、崖灣、格曲、河灘、沙力木、宗子拉、尕馬塘、西淋、爛泥灘13個村委會。1953年設康揚家回族自治區(qū),1956年改為康揚回族鄉(xiāng),1958年改設康加公社,1961年改為康揚公社,1984年改設康揚回族鄉(xiāng),1988年設康揚鎮(zhèn)。

【坎布拉鎮(zhèn)KanBuLaZhen】位于縣境北部。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號文批復:撤銷坎布拉、多加、直崗拉卡3鄉(xiāng),合并設立坎布拉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設在李家峽。轄德洪、尖藏、萬吉合、尕吾昴、螞蟻灘(吉利)、古日羊麻(如布、如其灘)、直崗拉卡、上李家、下李家、尕布、仁才、俄加、拉夫旦、哈玉、浪哇、坎加、滿崗、茨卡18個村委會。

坎布拉鄉(xiāng)KanBuLaXia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60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5.3%。面積174.8平方千米。轄奴布、吉利、尕吾昂、萬吉合、如其灘、尖藏、德洪7個村委會。1956年設坎布拉鄉(xiāng),1958年并入直崗拉卡公社,1961年析置坎布拉公社,1984年改設坎布拉鄉(xiāng)。

直崗拉卡鄉(xiāng)ZhiGangLaXia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30千米。人口0.6萬,以回族為主,占總?cè)丝诘?5.5%,還有藏族、漢族?偯娣e64平方千米。轄直崗拉卡、上李家、下李家、尕布、仁才、俄加6個村委會。1953年屬李家鄉(xiāng),1958年設直崗拉卡公社,1984年改設直崗拉卡鄉(xiāng)。

多加鄉(xiāng)DuoJiaXia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39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為135平方千米。轄拉夫旦、浪哇、坎加、拉峻、滿崗、茨卡6個村委會。1953年設多加鄉(xiāng),1958年并入康加公社,1961年分設多加公社,1984年改設多加鄉(xiāng)。

【昂拉鄉(xiāng)AngLaXiang】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9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3%,還有漢族、回族?偯娣e60.2平方千米。轄尖巴昂、措加、牙那洞、東加、牙子蓋、河東6個村委會。1953年設昂拉鄉(xiāng),1958年設昂拉公社,1984年設昂拉鄉(xiāng)。

【能科鄉(xiāng)NenKeXia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9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4%。面積76.1平方千米。轄德欠、拉沙、子哈貢、下扎4個村委會。1956年設能科鄉(xiāng),1958年并入昂拉公社,1961年分設能科公社,1984年改設能科鄉(xiāng)。

【當順鄉(xiāng)DangShunXiang】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16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130平方千米。轄古浪堤、香干、古什當、東當、冬果、才龍、拉德、古浪坡哇8個村委會。1954年設當順鄉(xiāng),1958年并入尖扎灘公社,1961年分設當順公社,1984年改設當順鄉(xiāng)。

【尖扎灘鄉(xiāng)JianZhaTanXia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57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9%。面積642平方千米。轄羊直、崗毛、石乃亥、來玉、洛哇、尕加一、尕加二7個牧委會。1954年設尖扎灘鄉(xiāng),1958年改設尖扎灘公社,1962年改設尖扎灘鄉(xiāng),1972年復設尖扎灘公社,1984年改設尖扎灘鄉(xiāng)。

【措周鄉(xiāng)CuoZhouXia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8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9%。面積192平方千米。轄洛哇、俄什加、措香、石乃亥、切藏麻5個村委會。1952年設措周鄉(xiāng),1958年并入加讓公社,1961年析設措周公社,1984年改設措周鄉(xiāng)。

【賈加鄉(xiāng)JiaJiaXia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37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119.5平方千米。轄賈加、安君、南當、洋勒4個村委會。1956年設賈加鄉(xiāng),1958年并入加讓公社,1961年析設賈加公社,1984年改設賈加鄉(xiāng)。

澤庫縣,又稱溑乃亥。位于青海省的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東與甘肅省夏河縣毗鄰,南連本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靠本省同德縣,東北與同仁接壤?偯娣e6494平方千米。總?cè)丝?.39萬,其中非農(nóng)產(chǎn)業(yè)人口占5.8%。以藏族為主。

縣人民政府駐:澤曲鎮(zhèn),離州府隆務鎮(zhèn)97千米,距省會西寧約285千米。郵編:811400。代碼:632323。區(qū)號:0973。拼音:ZekuXian。

自然條件

全境東西較狹長,地勢由東向西傾斜。縣境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點是北部的雜瑪日崗山,海拔4971米,最低點海拔2800米。受海拔高度及地形的影響,冷季漫長而寒冷,暖季短促而潤涼,氣溫日差大,年平均氣溫-2.4℃-2.8℃。

澤庫縣地處昆侖山系西傾山北麓,黃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東與甘肅省夏河縣毗鄰,南、西、北分別與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同德縣、貴南縣相連,東北與同仁縣接壤?h府所在地澤曲鎮(zhèn)離州府隆務鎮(zhèn)97公里,距省會西寧約285公里。全縣轄7鄉(xiāng)1鎮(zhèn)1場(國營牧場),總面積998.78萬畝(6658.06平方公里),占黃南州面積的37.18%,占青海省面積的0.91%,其中草場可利用面積為928.28萬畝,11108戶、57570人,分別增長35.96%和27.92%。藏族占全縣總?cè)丝诘?7.32%,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純牧業(yè)縣。

牧區(qū)經(jīng)濟

澤庫縣是青南畜牧業(yè)生產(chǎn)基地之一。牧場地域遼闊,水草豐美,氣候適宜,畜牧業(yè)是全縣的支柱產(chǎn)業(yè)。全縣存欄各類牲畜79.22萬頭(只、匹),牲畜總增率、出欄率、商品率分別達到41.47%、45.11%和33.95%,年產(chǎn)羊毛195.9噸,肉類總產(chǎn)量11511.77噸,奶總產(chǎn)量8025.58噸,豐富的畜產(chǎn)品資源為發(fā)展畜產(chǎn)品加工、貿(mào)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全縣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珍貴禽獸有蘇門羚、旱獺、水獺、猞猁、麝、雪雞、兀鷲、禿鷲、金雕等。野生植物約200余種,主要有冬蟲夏草、佛手參、雪蓮、大黃、貝母、秦艽、茵陳、遠志、馬勃、蕨麻、蘑菇等,特別是冬蟲夏草、佛手參、蕨麻、蘑菇等植物由于質(zhì)量上乘,品質(zhì)優(yōu)異而頗受省內(nèi)外市場的青睞和歡迎。截止2002年底,全縣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達到1.86億元(2000不變價),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達到3445.14元,實現(xiàn)牧區(qū)經(jīng)濟總收入9125.01萬元,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98.16元。

自然資源

澤庫縣有著十分豐富的礦產(chǎn)和旅游資源。現(xiàn)已探明的主要礦種有金、銅、銻、鉛及花崗巖、石灰石等20余種,儲量豐富、品質(zhì)優(yōu)良,開發(fā)利用價值高。澤庫縣地處森林與草原的過渡帶,境內(nèi)群山連綿,逶迤起伏,溝谷相間,灘地開闊,地貌復雜多樣,澤曲、巴曲、麥秀河貫穿縣域,是夏季生態(tài)旅游的好去處。這里有著遐邇聞名的中華石刻奇觀--和日石經(jīng)墻,十世班禪大師講經(jīng)圣地--幸福山和多杰宗、切格日、宗瑪日、吾格等藏傳佛教寺院,藏區(qū)文化底蘊雄渾深厚,藏鄉(xiāng)民俗風情濃郁獨特。澤庫將敞開心扉,誠邀國內(nèi)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并為之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務。

社會事業(yè)

改革開放以來,澤庫縣堅持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強化牧業(yè)基礎地位,調(diào)整優(yōu)化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fā)展科教文衛(wèi)社保事業(yè),全縣經(jīng)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各項事業(yè)有了長足發(fā)展。近五年來,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chǎn)投資1.71億元,相當于1993-1997年投資總和的2.72倍,先后興建了一批增后勁、惠民生的重大工程和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等重點建設項目,確保了經(jīng)濟建設與社會事業(yè)的同步健康發(fā)展,牧區(qū)基礎不斷加強,城鄉(xiāng)面貌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全縣上下呈現(xiàn)出經(jīng)濟發(fā)展、民族團結(jié)、社會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可喜局面。今后,將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統(tǒng)領(lǐng)全局工作,把加快發(fā)展作為第一要務,在解放思想中統(tǒng)一思想,借西部大開發(fā)東風,認真遵循“強化基礎鋪富路,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創(chuàng)特色,建設生態(tài)美山川,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堅定不移保穩(wěn)定,強縣富民奔小康”的總體思路,深入實施“牧業(yè)立縣、項目強縣、科教興縣、三產(chǎn)富縣、民營活縣、依法治縣”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制定更加優(yōu)惠的政策,創(chuàng)造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吸引更多有識之士前來澤庫投資,參與澤庫的經(jīng)濟建設。

人文景觀

在澤庫縣城西約65公里處的和日寺院背面山上,有四處大型石經(jīng)墻,中間主體石經(jīng)墻位于寺院大經(jīng)堂的右面,長165米,寬2米,高1.1米,所刻-為世界著名的佛教從書《甘珠爾》大藏經(jīng),約有3870多萬字;經(jīng)墩東面40米處又有一組石經(jīng)墻,所刻-為《塔哆》共刻了108篇。此外,在主體石經(jīng)墻以西約120米處另有一處石經(jīng)墻,長15米,寬1.3米至1.5米,高1.2米,所刻-共有17種。屬經(jīng)書史上一大奇觀。

歷史沿革

1953年,由同仁縣析置澤庫縣,隸屬黃南藏族自治區(qū)(今黃南藏族自治州)。

2000年,澤庫縣轄8個鄉(xiāng),縣府駐“上巛下貝”乃亥(夏德日鄉(xiāng)轄地)。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cè)丝?4288人,其中各鄉(xiāng)人口(人):夏德日鄉(xiāng)5161寧秀鄉(xiāng)11805和日鄉(xiāng)8816王加鄉(xiāng)3218恰科日鄉(xiāng)4427多福頓鄉(xiāng)8486西卜沙鄉(xiāng)2297多禾茂鄉(xiāng)7117鎖乃亥未批鎮(zhèn)2961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號文批復:撤銷澤庫縣夏德日鄉(xiāng),設立并命名為澤曲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不變)。

2001年底,澤庫縣轄1個鎮(zhèn)、7個鄉(xiāng),60個村(牧)委會。

澤曲鎮(zhèn):駐吉保日,轄8個村(牧)委會(俄日果、巴日則、則番、夏德日、夸日龍、東科日、熱旭日、羊瑪日)。

恰科日鄉(xiāng):駐夏德日,轄7個村(牧)委會(措日更、雄讓、角乎、而尖、尕貢、高什則、知合郎)。

多福頓鄉(xiāng):駐多福頓,轄6個村(牧)委會(龍藏、賽隆、哈藏、貢青、多隆、尕讓)。

多禾茂鄉(xiāng):駐多禾茂,轄7個村(牧)委會(塔土乎、多禾日、克寧、曲麻日、加倉、秀恰、大格日)。

西卜沙鄉(xiāng):駐果孔昴,轄3個村(牧)委會(團結(jié)、紅旗、躍進)。

和日鄉(xiāng):駐環(huán)科日扎,轄11個村(牧)委會(吉隆、直禾根木、東科日、四麻、哈拉、華克日、和日、葉木貢、羊旗、唐德、直禾麻日)。

王加鄉(xiāng):駐日究曲卡,轄4個村(牧)委會(葉金木、群旗、旗隆、德合隆)。

寧秀鄉(xiāng):駐寧秀龍哇多,轄14個村(牧)委會(寧秀、熱血日、紅城、秀恰、仁增、尕日當、直溝日、尕強、直賽日、措夫頓、賽龍、賽日慶、乎角日、賽日祥旺)。

牧場:駐周毛多則,轄牧一隊(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牧二隊(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

2005年,澤庫縣轄1個鎮(zhèn)、7個鄉(xiāng):澤曲鎮(zhèn)、寧秀鄉(xiāng)、和日鄉(xiāng)、王家鄉(xiāng)、恰科日鄉(xiāng)、多福屯鄉(xiāng)、西卜沙鄉(xiāng)、多禾茂鄉(xiāng)。

2006年8月,撤銷恰科日鄉(xiāng),并入澤曲鎮(zhèn);撤銷多福順鄉(xiāng),設立麥秀鎮(zhèn)。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澤曲鎮(zhèn)ZequZhen】位于縣境中南部,縣府駐地。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3%。面積523.2平方千米。轄俄日果、巴日則、則番、夏德日、夸日龍、東科日、熱旭日、羊瑪日8個牧委會。1955年設立乃亥區(qū),1958年改夏德日公社,1962年改設夏德日鄉(xiāng),1969年恢復夏德日公社,1984年改設夏德日鄉(xiāng)。2001年改設澤曲鎮(zhèn)。

【寧秀鄉(xiāng)NingXiuXia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83千米。人口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109平方千米。轄直賽日、寧秀、熱旭日、紅城、秀恰、紅增、尕日當、直溝日、尕強、措夫頓、賽龍、賽日慶、乎角日、賽日祥旺14個牧委會。1956年屬賽日旦區(qū)管轄,1958年設寧秀公社,1962年改設寧秀鄉(xiāng),1969年恢復寧秀公社,1984年改為寧秀鄉(xiāng)。

【和日鄉(xiāng)HeRiXia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68千米。人口0.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6%。面積1011平方千米。轄吉隆、直禾根木、東科日、四麻、哈拉、華克日、和日、葉木貢、羊旗、唐德、直禾麻日11個牧委會。1954年設和日區(qū),1958年設和日公社,1962年設和日鄉(xiāng),1969年改設和日公社,1984年設和日鄉(xiāng)。

【王家鄉(xiāng)WangJiaXia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85千米。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以上。面積552.8平方千米。轄葉金木,群旗、德合龍,旗隆村4個牧民委員會。1962年設王家鄉(xiāng),1969年設王家公社,1984年改設王家鄉(xiāng)。

【恰科日鄉(xiāng)QiaKeRiXia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1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面積445.9平方千米。轄措日更、雄讓、角乎、而尖、尕貢、高什則、知合郎7個牧委會。1958年設恰科日公社,1962年設恰科日鄉(xiāng),1969年改設恰科日公社,1984年改設恰科日鄉(xiāng)。

【多福頓鄉(xiāng)DuoFuDunXia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40千米。人口0.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5%。面積133.9平方千米。轄龍藏、賽隆、哈藏、貢青、多隆、尕讓6個牧委會。1955年建多福頓區(qū),1958年設多福頓公社,1962年設多福頓鄉(xiāng),1969年改設多福頓公社,1984年改設多福頓鄉(xiāng)。

【西卜沙鄉(xiāng)XiBuShaXiang】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26千米。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9%以上。面積184.7平方千米。轄團結(jié)、紅旗、躍進3個牧委會。1956年設西卜沙鄉(xiāng),1958年并入多禾茂公社,1962年設西卜沙鄉(xiāng),1969年改設西卜沙公社,1984年改為西卜沙鄉(xiāng)。

【多禾茂鄉(xiāng)DuoHeMaoXiang】位于縣境東部,東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38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6%。面積1144.5平方千米。轄塔土乎、多禾日、克寧、曲麻日、加倉、秀恰、大格日7個牧委會。1958年設多禾茂公社,1962年改設多禾茂鄉(xiāng),1969年改設多禾茂公社,1984年改設多禾茂鄉(xiāng)。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處青、甘、川三省之津要。黃河貫穿境內(nèi)。該縣是一純牧業(yè)縣,也是青海省的畜牧業(yè)主要生產(chǎn)基地之一,牧業(yè)產(chǎn)值占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的90%以上,有可利用草場913.71萬畝,各類牲畜80萬頭(只)。草場植被豐茂,草質(zhì)優(yōu)良,歷來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年出售鮮牛羊肉800余噸,30萬張皮張,酥油600多噸,羊毛180多噸,畜產(chǎn)品開發(fā)前景廣闊。境內(nèi)資源豐富,已發(fā)現(xiàn)黃鐵、黑鐵、輝銻、石膏、芒硝、錳、泥炭等十幾種礦苗,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29.64萬千瓦。境內(nèi)棲息著白唇鹿、馬熊等許多名貴野牲,生長著冬蟲草、黨參、手掌參、雪蓮等數(shù)百種珍貴藥材,豐富的動植物藥材、野生資源待開發(fā)利用。賽爾龍鄉(xiāng)、托葉瑪鄉(xiāng)曲海兩處天

該縣的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美麗的草原風光,令人神往的高山雪崖,神秘誘人的圣湖仙女洞及淳樸的蒙古族風俗民情,為發(fā)展旅游業(yè)提供了有利條件。

建縣4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發(fā)以來,全縣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牧業(yè)生產(chǎn)條件逐年得到改善,牧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工業(yè)從無到有,已形成水利、電力、建筑、畜產(chǎn)品加工、草原設施建設、材料加工等初具規(guī)模的工業(yè)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電氣化縣建設項目正在實施,1999年將全部完工。郵電通信建設步伐加快,全縣實現(xiàn)程控化,無線尋呼也已開通聯(lián)網(wǎng)。

地理位置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青海省的東南部,九曲黃河第一右旋彎曲部的弦部的南端。東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南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西北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和海南州同德縣毗連,北與自治州澤庫縣為鄰。縣城優(yōu)干寧鎮(zhèn)位于縣境北部優(yōu)干寧灘,北距州首府隆務鎮(zhèn)137公里,距省會西寧市328公里。地理位置西倚青藏,東襟甘隴,北通寧海,南望川康,是青、甘、川三省津要之所在。

自然概況

:河南縣地勢總趨勢是東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3600米以上,最高海拔4539米,最低海拔3168米,高差1317米。地貌類型屬典型青南淺切割高山區(qū)?h區(qū)東西長127.67公里,南北寬94.36公里,土地總面積6997.45平方公里,折合1049.62萬畝,占青海省總面積的0.89%。其中山地面積約806.11萬畝,占總面積的76.80%;灘地面積約為160.59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5.30%;丘陵面積約73.20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谷地面積4.20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0.4%。

氣候條件

河南縣氣候為高原大陸性氣候,屬高原亞寒帶濕潤氣候區(qū)。由于海拔較高,地勢復雜和受季風影響,高原大陸性氣候特點比較明顯。每年5月份至10月份溫暖、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份寒冷、干燥、多大風天氣。春秋時日短,四季不分明,無絕對無霜期。年均氣溫在9.2℃--14.6℃,年降水量597.1毫米--615.5毫米,降水總量41.8761立方米,平均每畝降水398.96立方米。平均年蒸發(fā)量為1349.700毫米。常年風向西北風,最大風速達到23.7米/秒,年平均風速2.6米秒。年均積雪55.3天,最大積雪厚度31厘米。日照率為57.58%--58.15%,略低于省內(nèi)西部地區(qū)。

年平均氣壓671.8毫帕,空氣密度為812.0克立方米,年0均雷暴67.6次。年均沙暴1.25次。年均霧障36.1次。

人口經(jīng)濟

河南縣共轄5鄉(xiāng)1鎮(zhèn)、39個牧委會,133個牧業(yè)合作社。優(yōu)干寧鎮(zhèn)為縣首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文化、交通中心。2001年底全縣總?cè)丝?.1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2.85萬人,占全縣總?cè)丝诘?2.06%。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4.65‰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52%。計劃生育率94.13%,計劃外多孩率為5.87%。河南縣支柱產(chǎn)業(yè)為畜牧業(yè),全縣天然草場面積6471.8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92.49%。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5998.29平方公里,占草場總面積的92.68%。截止2001年底,全縣實現(xiàn)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2000年不變價)18232.92萬元,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13097.88萬元,第二產(chǎn)業(yè)1339.18萬元,第三產(chǎn)業(yè)3795.86萬元;各類牲畜存欄75.64萬頭(只),其中綿羊?qū)俨叵笛蚍N優(yōu)良品種“歐拉羊”,占全縣牲畜總頭數(shù)的74%,牦牛占牲畜總頭數(shù)的24%,馬占牲畜總頭數(shù)的2%。母畜比例達到57.79%。實現(xiàn)工業(yè)增加值345萬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產(chǎn)值119.3萬元,個體工商戶382戶,私營企業(yè)7家,注冊資金達668萬元,上交稅費200萬元,市場成交金額達到1600萬元。財政收入達到635萬元。銀行存款余額達5051萬元,貸款余額4219萬元。全縣各類固定資產(chǎn)投資額達到3500萬元。

教育衛(wèi)生

截止2001年底,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4所;幼兒園1所,全縣適齡兒童在校生308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88.4%,中學在校生338人,中小學鞏固率為99%,專任教師0317名,幼兒園教師10名。

2001年底,全縣共有醫(yī)療機構(gòu)11個,建成村衛(wèi)生室38個,村級合作醫(yī)療點25個,覆蓋29個村,覆蓋率達76%。全縣衛(wèi)生系統(tǒng)共有職工214人,其中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173名;擁有病床162張,總建筑面積15626平方米,其中業(yè)務用房8145平方米。擁有大型設備4臺。

電力通信

河南縣用電主要來源是自發(fā)電和外購電。外購電主要是由同仁至澤庫、河南36千伏安輸電線路輸送。縣城優(yōu)干寧鎮(zhèn)設有一座2×30千伏安變電所。全縣共有10kw輸電線路69.71公里,截止2001年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推廣的太陽能光電板3345(臺)戶鄉(xiāng)通電率達到100%,村通電率達到94%,戶通電率達到92.2%,全且戶均用電量達到278.2kw,人均用電量223kw。

縣城優(yōu)干寧鎮(zhèn)已建成2000門城控電話交換機,擁有電話機用戶戶;建成中國移動通信塔和中國聯(lián)通通信塔名一個,覆蓋面積10平方公里。開通“126、127”無線尋呼業(yè)務。

道路交通

河南縣地外甘、青、川三省交匯外、阿賽公路,河瑪公路穿縣而過,河寧公路已通至寧木特鄉(xiāng)黃河沿,全縣通車里程3468公里,已修建鄉(xiāng)村公路總里程514.5公里,全縣五鄉(xiāng)一鎮(zhèn)33牧委會。

礦產(chǎn)資源

全縣礦產(chǎn)資源中已發(fā)現(xiàn)的有10余種礦苗,現(xiàn)已探明的礦產(chǎn)資源有主要有三種。

1、距縣城59公里的賽爾龍鄉(xiāng)赫格欏輝銻已探明儲量01790金屬噸,主要有3條礦帶,經(jīng)省地礦局中心實驗室化驗:銻38.05%,汞0.011%,砷0.106%,金0.25噸,選礦石后,銻品位均能達到20%。

2、河南縣李卡如山北側(cè)泥炭,經(jīng)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局1987年4月批準,該地泥炭D級儲量787萬噸。泥炭地有機質(zhì)平均含量48.9,纖維量30.3%,水份60.5%灰份47.1%,發(fā)熱量8.9×100焦/千克,腐植磷酸含量22.5%。

3、距縣城28公里的托葉瑪鄉(xiāng)曲海礦泉水,勘察鑒定年流量1萬噸,內(nèi)含鍶、鋰、偏硅酸、游離二氧化碳等十種微量元素,礦化度867.5mg/L,其中鍶游離二氧化碳的兩項成份超過了G138537--87界線指標,鍶含量達296mg/L,游離二氧化碳547.2mg/l,在國內(nèi)尚屬少見。

水利資源

河南縣河流多,有大小河流27條,主要河流14條,其中較大河流為洮河、澤曲河、尕瑪日河,這些河流水質(zhì)好,分布廣,流程長,流域大,水文地質(zhì)穩(wěn)定,落差大,水力蘊藏量十分豐富,年均徑量總量13.87億立方米,水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29.64千瓦。

1、澤曲源于澤庫縣境內(nèi),經(jīng)河南縣流入黃河,是河南縣境內(nèi)最大的河流之一,全長232公里,流域面積4756km攩2攪,境內(nèi)河段落差253米,平均坡降1.70%,年徑流總量7.1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9.3千瓦,可建成梯級電站6處,總裝機容量約700千瓦,年發(fā)電量200萬千瓦時。

2、洮河在河南縣境內(nèi)流程83.5公里,落差400米,平均坡降4.79%,平均徑流總量40533.20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44萬千瓦時。

旅游資源

河南縣自然風光雄奇壯美,也是蒙藏民族融合文化留存的典型地區(qū),民族風情別具一格,旅游資源非常豐富。1、圣湖、仙女洞距縣城45公里,位于吉崗山北麓的尕海灘上,面積約5000平方米,湖水深約1米,藍如寶石,清澈見底,當?shù)厝朔Q為圣湖。在離圣湖不遠處,有51個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洞位于吉崗山尼康溝的天然溶洞,洞室面積約20平方米,洞中有許多石柱,人稱此洞為“八十根金洞”。

2、李恰如山位于縣城東南50公里處,是洮河的發(fā)源地,奇峰聳立,許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種在此地生長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環(huán)繞之中,池面約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綠,每年有大量的白鶴、鷺鷥等珍禽來此棲息。

3、黃河大峽谷位于縣城西南56公里的寧木特鄉(xiāng)境內(nèi),全長30公里,黃河兩岸高山聳立,松柏茂盛,陡峭的石壁上上有許多巖洞,黃河水流湍急,氣勢磅礴。

4、雙魚湖位于河南縣柯生鄉(xiāng)香扎寺南側(cè)的黃河灘地上。雙魚湖湖水與黃河水有土壩相隔;面積約8500平方米,湖中心有一座小山將水分成兩塊,鳥瞰形似雙魚,湖上每年有許多珍禽來此棲息。

林業(yè)資源

全縣林地面積65.175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21%,其中有林地21.4285萬畝,疏林地2.511萬畝,灌木林地60.2355萬畝。林木覆蓋率5.89%。天然林資源主要分布于寧木特鄉(xiāng)境內(nèi),森林覆蓋率為4.5%,森活立木總蓄積量為34.8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青海云杉、園柏、樺木、沙柳等。全縣天然林區(qū)高等植物有3000余種,隸屬226種123屬,其中經(jīng)濟植物278余種,藥用價值有133種,名貴中藥材有黨參、大黃、冬蟲夏草、雪蓮、貝母、姜活、秦艽、黃芪、柴胡等。野生動植物有162種,藥用的有73種、其中獸類有30余種,主要有馬鹿、馬麝、巖羊、雪豹等,鳥類132種,主要有褐馬雞、雪雞、東原雕等。

歷史沿革

秦漢以前,屬羌人牧地。東漢景帝建發(fā)十九年(214年)歸附漢朝。西晉時為吐谷渾轄地,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地屬北周廓州總管府轄。隋朝前期屬吐谷渾轄,后期屬西海郡赤水縣(治今興?h境)地。唐高宗始為吐蕃管轄。唐玄宗天寶12年(753年)屬唐洮陽郡。五代十國時期為吐蕃、吐谷渾、黨項、羌等勢力各霸一方,無以統(tǒng)屬。北宋時屬中原王朝。南宋時屬金國。元為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地,屬河州必里萬戶符。明為朵甘行都指揮使司轄地,萬歷后屬河州必里千戶符。清屬循化廳,為和碩特前首旗(俗稱河南親王)牧地。民國初由“青海辦事長官”及“蒙蕃宣慰使”管轄,民國廿四年(1935年),和碩特南左中旗劃同德縣,其余“河南三旗”由河南親王統(tǒng)領(lǐng),隸省直轄。

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區(qū)(縣級),1955年6月改稱河南蒙族自治縣,由省直轄。1959年由黃南自治州代管。1964年,更名為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200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6鄉(xiāng),縣府駐優(yōu)干寧(智后茂鄉(xiāng)轄地)。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cè)丝?2260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智后茂鄉(xiāng)7580寧木特鄉(xiāng)8132托葉瑪鄉(xiāng)3827賽爾龍鄉(xiāng)3177柯生鄉(xiāng)2705多松鄉(xiāng)2180優(yōu)干寧地區(qū)未批鎮(zhèn)4649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號文批復:撤銷智后茂鄉(xiāng),設立并命名為優(yōu)干寧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不變)。

2001年底,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38個村(牧)委會:優(yōu)干寧鎮(zhèn)、寧木特鄉(xiāng)、托葉瑪鄉(xiāng)、賽爾龍鄉(xiāng)、多松鄉(xiāng)、柯生鄉(xiāng)。年底全縣總?cè)丝?.1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2.85萬人,占全縣總?cè)丝诘?2.06%。

優(yōu)干寧鎮(zhèn):駐優(yōu)干寧,轄9個牧委會(智后茂、參美、秀甲、荷日恒、多特、直龍、納其、阿木乎、吉仁木)。

賽爾龍鄉(xiāng):駐牙塘,轄5個牧委會(賽爾龍、尖克日、尕欠、尕克、蘭龍)。

寧木特鄉(xiāng):駐曲格寺,轄11個牧委會(寧木特、作毛、周龍、衛(wèi)拉、德旦、浪琴、蘇青、夏拉、賽爾永、梧桐、尕群)。

托葉瑪鄉(xiāng):駐托葉瑪,轄6個村委會(托葉瑪、曲海、夏吾特、曲龍、文群、寧賽)。

多松鄉(xiāng):駐上多松,轄3個牧委會(多松、夏日達哇、拉讓)。

呵生鄉(xiāng):駐香扎寺,轄4個牧委會(柯生、毛曲、尖克、次漢蘇)。

2005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優(yōu)干寧鎮(zhèn)、寧木特鄉(xiāng)、托葉瑪鄉(xiāng)、賽爾龍鄉(xiāng)、柯生鄉(xiāng)、多松鄉(xiāng)。

2006年8月,撤銷托葉瑪鄉(xiāng),并入優(yōu)干寧鎮(zhèn)。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優(yōu)干寧鎮(zhèn)YouganningZhen】縣府駐地。位于縣境北部。人口0.7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1%。面積1315平方千米。轄智后茂、荷日恒、直龍、秀甲、阿木乎、南其、參美、吉仁、多特9個牧委會。1958年設智后茂鄉(xiāng),后改設智后茂公社,1961年改設智后茂鄉(xiāng),1969年改設智后茂公社,1984年改設智后茂鄉(xiāng)。2001年改為優(yōu)干寧鎮(zhèn)。

【賽爾龍鄉(xiāng)SaiErLongXiang】位于縣境東部,東部和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1千米。人口0.3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面積1036平方千米。轄賽爾龍、蘭龍、尕克、尖克、爾欠5個牧委會。1958年設賽爾龍鄉(xiāng),后改賽爾龍公社,1961年改為賽爾龍鄉(xiāng),1969年改設賽爾龍公社,1984年復稱賽爾龍鄉(xiāng)。

【寧木特鄉(xiāng)NingMuTeXia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0.7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4%。面積2090.6平方千米。轄寧木特、梧桐、周龍、作毛、蘇清、德旦、夏拉、衛(wèi)拉、尕群、賽永、浪琴11個牧委會。1958年設寧木特公社,1961年改設寧木特鄉(xiāng),1969年改設寧木特公社,1984年改設寧木特鄉(xiāng)。

【托葉瑪鄉(xiāng)TuoYeMaXia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22千米。人口0.3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8%。面積856.1平方千米。轄托葉瑪、曲海、曲龍、文群、寧賽、夏吾特6個村委會。1958年設文佳鄉(xiāng),后改文佳公社,1961年改為托葉鄉(xiāng),1969年改設托葉瑪公社,1984年改設托葉瑪鄉(xiāng)。

【多松鄉(xiāng)DuoSongXiang】位于縣境西南部,南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3千米。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6%。面積577.9平方千米。轄多松、夏拉、拉讓3個牧委會。1961年由文什佳公社分設多松鄉(xiāng),1969年改為多松公社,1975年與柯生公社合并為柯多公社,1984年設多松鄉(xiāng)。

【柯生鄉(xiāng)KeShengXiang】位于縣境東南部,東、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75千米。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6%。面積1121.5平方千米。轄柯生、毛曲、次漢蘇、尖克日4個牧委會。1961年由文什佳公社分設柯生鄉(xiāng),1969年改為柯生公社,1975年與多松公社合并為柯多公社,1984年設柯生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