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置安次縣,治今古縣村。 先后屬燕國、勃海郡。 東漢改屬廣陽郡。 三國魏、西晉屬燕國。 北魏至北周屬燕郡。 隋屬涿郡。 唐武德四年(621),移治今市西舊州東南。 貞觀八年(634),移治今市西舊州西。 開元二十三年(735),又移治今舊州,屬幽州。 遼屬析津府。 金屬大興府。 元中統(tǒng)四年(1263),安次縣升為東安州。 明洪武元年(1368),降東安州為東安,治今南辛莊(仇莊)光榮村。 清東安縣屬直隸省順天府。 1914年,因與湖南省東安縣重名,復(fù)改安次縣。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7年,初劃屬河北省第五督察區(qū)。 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天津?qū)^(qū)。 1950年,縣治遷駐廊坊鎮(zhèn)。 1967年,改屬天津地區(qū)。 1973年12月,天津地區(qū)更名為廊坊地區(qū),駐地仍在廊坊鎮(zhèn),安次縣屬之。 1981年,析安次縣廊坊鎮(zhèn)改設(shè)縣級廊坊市。 1983年,安次縣并入廊坊市。 1988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銷廊坊地區(qū)和縣級廊坊市,設(shè)立省轄地級廊坊市;原縣級廊坊市改設(shè)安次區(qū)。 2000年10月,以京山鐵路為界,安次區(qū)劃分為安次和廣陽二區(qū),路南為安次區(qū)。 |
2000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將安次區(qū)劃分為安次和廣陽兩個行政區(qū),以京山鐵路為界,路北為廣陽區(qū)。 |
本縣歷史悠久,唐虞夏商屬冀、幽之地;西周時屬燕國;春秋時為燕地;戰(zhàn)國時,此地設(shè)方城邑,在今固安西南方城村,又有臨樂邑,在今固安縣南;秦時,此處屬廣陽郡;西漢時始置方城縣,屬廣陽國;東漢時,廢臨鄉(xiāng)侯國,沿置方城縣,改屬幽州涿郡;隋開皇六年(586),因與別處重名,故借用北魏時固安之名,隸屬于幽州涿郡;唐初固安屬北義州,后屬幽州;五代后唐時屬涿州;遼屬析金府;金代屬涿州;蒙古太祖十年(1215),為蒙古占領(lǐng),時為縣;元中統(tǒng)四年(1263),升為州,屬大都路;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降固安州為縣,屬北平府;明永樂元年(1403)改屬順天府;清朝時期屬京師順天府南路廳;1914年,屬京兆特別區(qū);1928年,直屬河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固安屬河北保定專區(qū);1954年6月,改屬通縣專區(qū);1958年4月屬天津?qū)^(qū);同年10月,與永清縣一起并入霸州;1961年8月大霸縣撤銷,恢復(fù)固安建制,仍屬天津?qū)^(qū);1974年1月天津?qū)^(qū)改為廊坊地區(qū),固安屬廊坊地區(qū);1989年4月撤銷廊坊地區(qū),固安縣屬廊坊市。 |
戰(zhàn)國時期屬燕國;西漢時期為益昌侯國屬地;東漢時為勃海群安次縣西境;三國魏、晉至隋大業(yè)初年,分屬安次、方城2縣。 大業(yè)七年(611),析安次縣置通澤縣,至今縣城西五里通澤村,不久撤銷;如意元年(692)復(fù)析安次置武隆縣;景云元年(710)改名會昌縣;天寶元年(742),更名永清縣,屬范陽郡;遼時,屬南京道析津府;金屬燕京析津府;元初屬大都路;明初屬北平府,后改屬順天府;康熙二十九年(1690),屬京師順天府南路同知;1912年屬直隸。1914年10月屬京兆特別區(qū);1928年屬河北省;1937年3月屬河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1939年2月屬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敵后抗日民主政權(quán)冀中第五專區(qū);1941年9月屬第三聯(lián)合縣;1944年10月,撤銷聯(lián)合縣,恢復(fù)永清縣,屬冀中區(qū)第十專區(qū);1949年3月津武縣七區(qū)(三圣口一帶)42個村劃歸永清縣,同年8月1日,華成立天津?qū)^(qū),永清縣劃歸該專區(qū)管轄;1958年10月永清縣并入霸縣;1961年7月恢復(fù)永清縣建制;1967年11月屬天津?qū)^(qū);1973年12月屬廊坊地區(qū);1988年9月改屬廊坊市至今。 |
遼太宗會同元年(938)析武清、三河、潞縣(今北京通州區(qū))地置香河,治今縣城,縣治東濱河,多栽茭荷,夏秋之際,其香馥郁,因名香河,縣以河名,屬析津府;北宋宣和四年(1122)曾賜名青化縣,尋即復(fù)原名,屬燕山府;宣和七年(1125)香河縣入金,初屬析津府,后改屬大興府;元先后屬大興府、大都路;明初屬北平府豑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豑州;十三年(1380)復(fù)置,直隸北平府;永樂元年(1403)改隸順天府;清屬直隸順天府;1914年隸屬京兆特區(qū);1928年直屬河北;1945年屬冀熱遼區(qū);1945年后改屬冀東區(qū);1949年8月劃歸河北省通縣專區(qū);1958年劃屬唐山專區(qū),同年并入寶坻縣;1962年復(fù)香河縣制,屬天津?qū)^(qū);1973年改屬廊坊地區(qū);1988年撤銷廊坊地區(qū),屬廊坊市,沿用至今。 |
春秋筑城邑,名徐州(亦名舒州)屬齊國。 戰(zhàn)國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屬燕國,更名平舒。 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7),燕趙兩國互換邊城,平舒屬趙國。 秦屬巨鹿郡武垣縣。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置東平舒縣屬幽州勃海郡。 東漢永元二年(90),東平舒改屬河間國。 建安十一年(206),改為冀州章武郡,轄東平舒、文安、章武、束州四縣,郡、縣同治。 三國魏,仍為郡、縣,屬冀州。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郡改為國,國、縣同治,仍屬冀州。 后趙改國復(fù)郡,郡、縣同治。 北魏登國二年(387),縣名去東字,更隸瀛州章武郡。 隋開皇三年(583),廢章武郡,平舒縣直隸瀛州,西章武縣劃歸平舒縣。 十六年(596),置景州,平舒劃為景州。 大業(yè)末年曾析平舒、文安縣連壤地置豐利縣(今文安縣)。 唐武德元年(618),平舒屬瀛州。 五代后晉天福元年(936),平舒因?qū)馘轀S入契丹。 后周顯德六年(959),世宗柴榮收復(fù)瀛州,平舒更名大城,隸屬霸州。 北宋,屬河北東路霸州。 金天會五年(1127),屬河北東路益津郡。 元屬中書省霸州。 明洪武二年(1369),屬北平府霸州。 清永樂元年(1403),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仍屬之。 1914年,改屬直隸省津海道。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6年,劃屬河北省第六督察區(qū)。 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第三專區(qū)。 1949年8月,屬河北省天津?qū)^(qū);同年9月,任河縣撤銷,其107個村劃歸大城縣。 1958年10月25日,大城子牙河以西村莊與任丘、文安三縣合并,稱任丘縣;以東村莊劃歸靜?h。 1962年,復(fù)置大城縣,仍隸屬天津?qū)^(qū)。 1967年,屬天津地區(qū)。 1973年,天津地區(qū)更名廊坊地區(qū),大城縣仍屬之。 1988年,廊坊地區(qū)改為廊坊市,大城縣仍屬之。 |
1967年11月28日,天津?qū)^(qū)改為天津地區(qū),屬天津市管轄,文安縣屬天津地區(qū)革命委員會;1974年4月1日,天津地區(qū)更名廊坊地區(qū),屬河北省管轄,文安縣屬廊坊地區(qū)革命委員會;1978年8月10日,文安縣屬廊坊地區(qū)行政公署;1989年4月1日,廊坊市建立,文安縣隸屬河北省廊坊市至今。 |
夏、商時代,縣域?qū)偌街;春秋、?zhàn)國時屬燕地;西漢、東漢時屬幽州漁陽郡路縣(后改潞縣)地;唐開元四年(716)析幽州潞縣東部置三河縣,從此縣域大部屬三河縣地;1952年10月,在回族聚居的三河縣三、四區(qū)建立三河縣大廠回族自治區(qū);1955年在三河縣大廠回族自治區(qū)的基礎(chǔ)上建立大廠回族自治縣,轄17個鄉(xiāng)、75個村,隸屬河北省通縣專區(qū);1958年年底并入薊縣,稱薊縣大廠回族自治區(qū)人民公社,屬唐山專區(qū);1961年7月屬天津?qū)^(qū);1962年,恢復(fù)縣建制,下轄6個人民公社,104個村;1972年,增加1個村,為105個行政村,自此行政區(qū)域固定;1974年1月,天津地區(qū)改為廊坊地區(qū);1984年3月,改社為鄉(xiāng)鎮(zhèn)后,全縣有2鎮(zhèn),4鄉(xiāng);1996年4月28日,撤銷王必屯鄉(xiāng),并入大廠鎮(zhèn);2006年撤銷祁各莊鄉(xiāng),建祁各莊鎮(zhèn);2006年至今,全縣轄大廠鎮(zhèn)、夏墊鎮(zhèn)、祁各莊鎮(zhèn)、陳府鎮(zhèn)、邵府鎮(zhèn)5個鎮(zhèn)和一個北辰街道辦事處,共105個行政村和10個居民委員會至今。 |
明洪武元年復(fù)廢益津縣入霸州,先后隸北平府,天順府。 清直隸天順府;1931年降霸州為霸縣;1928年直屬河北;1937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1938年后屬晉冀邊區(qū)冀中區(qū);1947年勝芳市與霸縣合并;1949年劃歸河北省天津?qū)^(qū);1958年永清、固安二縣并入霸縣,改為天津市轄;1961年永清、固安二縣析出,霸縣復(fù)原制,復(fù)歸天津?qū)^(qū),后為天津地區(qū);1973年屬廊坊地區(qū);1988年撤廊坊地區(qū),改廊坊市轄;1990年1月撤縣改設(shè)霸州市,屬廊坊市至今。 |
據(jù)孟各莊、劉白塔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三河地域已有人類聚居;西周前歸屬,無文字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屬燕地;秦屬漁陽郡;西漢置路縣,三河為幽州漁陽郡路縣地。 王莽篡位,改路縣為通路亭;東漢,改“路縣”為“潞縣”,三河地域均隸之;東漢末,為袁紹轄地;三國,屬于魏;西晉,屬幽州燕國廣陽郡潞縣;東晉十六國,先后屬于后趙、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的幽州漁陽郡潞縣;南北朝時,初為北朝北魏地;梁中大通六年(534)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后,屬東魏漁陽郡潞縣地;北齊元年(550)后為北齊漁陽郡地;隋時,屬涿郡潞縣地;唐武德二年(619)析幽州置玄州,同時析玄州潞縣東部地區(qū)置臨泃縣(以縣治瀕臨泃河得名);唐貞觀元年(627)廢玄州,并入幽州,撤臨泃,復(fù)入潞縣;開元四年(716年)再析幽州潞縣東部置三河縣;開元十八年(730年),改隸于薊州;五代十國初,三河屬于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劉守光僭稱燕帝,三河屬燕國薊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滅后梁、燕,稱帝,三河隸于后唐薊州;后晉天福元年(936)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賂契丹,三河隨之入契丹,屬薊州尚武軍;遼開泰元年(1012)三河屬遼南京道幽都府薊州。 后改幽都府為析津府,三河仍隸于薊州;宣和四年(金天輔六年,1122)農(nóng)歷十二月,金太祖完顏旻攻克遼南京(今北京),三河屬于金;宣和五年,金以燕京(遼稱南京,今北京)6州還宋,三河隨之歸宋;宣和七年,復(fù)為金地;金天德三年(1151),升潞縣為通州,三河隸之;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改燕京為中都路,置大興府,三河屬大興府通州;元太祖十年(1215)農(nóng)歷五月克中都(今北京),三河始為元屬地;世祖中統(tǒng)元年(1260),隸于中書;至元二十一年置大都路總管府,三河屬直隸中書省大都路通州;明,洪武元年(1368)農(nóng)歷八月,改大都路為北平府,十月屬山東行;二年三月改屬北平;十年省平谷入三河,十三年仍設(shè)平谷;永樂元年(1403)正月,北平升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十九年正月,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改北京為京師,三河屬京師順天府通州;清,三河屬直隸省順天府通州,隸通永道;雍正四年(1726)以通永道專司河務(wù),通州、三河等州縣一并改屬霸昌道;十二年,復(fù)歸通永道;1912年,三河仍屬順天府;1914年屬京兆特別區(qū);1928年國民黨中央政府遷都南京,改京兆特別區(qū)為河北省,三河屬之;1935年11月25日殷汝耕在通縣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三河、唐山等22縣兩市(注);1938年至1945年8月間,日本侵略軍在三河建有偽縣政府,隸屬河北省冀東道;1938年7月6日,冀東抗日武裝起義爆發(fā)后,為適應(yīng)抗日戰(zhàn)爭需要,逐步建立起聯(lián)合縣的人民政權(quán);1940年4月至10月,本縣部分村莊隸屬于薊(縣)平(谷)密(云)聯(lián)合縣三河特別區(qū);1940年秋,薊(縣)寶(坻)三(河)聯(lián)合縣建立,隸屬于晉察冀邊區(qū)第十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習(xí)稱冀東十三專署);1942年秋,縣域分屬于平(谷)三(河)密(云)和薊寶三兩個聯(lián)合縣;1943年底,平三薊(平三密改稱)聯(lián)合縣隸屬于冀熱遼行署第一專署;1945年1月,三河分屬于平三薊聯(lián)合縣和三(河)通(縣)順(義)、三(河)通(縣)香(河)聯(lián)合縣,隸于冀熱遼區(qū)行署第十四專署;1946年1月,各聯(lián)合縣撤銷,三河縣屬冀東區(qū)行署第十四專署;1946年9月5日,國民黨軍隊占領(lǐng)三河,其政區(qū)屬河北省通縣專署;1947年春,冀熱遼解放區(qū)改稱冀察熱遼解放區(qū),劃屬為東北解放區(qū)的一部分;5月1日,冀東區(qū)行政公署正式劃歸東北行政委員會領(lǐng)導(dǎo),三河縣仍屬冀東區(qū)行政公署第十四專署;1949年8月1日,三河屬于河北省通縣專區(qū);1958年4月,撤銷通縣專區(qū),三河隸于唐山專區(qū);1958年12月,撤銷三河縣建制,與大廠回族自治縣一同并入薊縣;1960年4月撤銷唐山專區(qū),所屬各縣劃歸唐山市,同月,改隸天津市;1961年7月,天津市所轄薊縣(含三河)、寶坻等縣劃歸天津?qū)^(qū);1962年6月,恢復(fù)三河縣建制,仍隸天津?qū)^(qū);1973年12月,天津地區(qū)改稱廊坊地區(qū),三河隸屬不變;1989年4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廊坊地區(qū)改為省轄地級市,三河縣隸之;1993年3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縣設(shè)市,為省轄縣級市,河北省人民政府授權(quán)廊坊市管理;2005年1月,三河市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首批擴(kuò)大管理權(quán)限的縣(市)之一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