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常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后常姓衰,鄧、劉、張、李遷此定居,仍名常莊。 |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常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取名常莊。1988年常莊以西劃分為常西。 |
元末,黃河一支流經此,名曰:“巴河”。名洪武年間,曹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沿河而居,人稱巴河沿至今。 |
雙塔原名總成寺,寺內有兩座高塔,有一壁畫一雙浮圖。始建于唐朝末年,北宗天圣年間,宋祁,宋庠雙雙中狀元。人們將其成就和聳立在家鄉(xiāng)的“雙塔”聯系在一起。村名隨之改為雙塔。 |
元末,王姓居此,稱王五營,清朝初年,付、蘇、周、徐、劉張相繼遷此,王姓漸衰,為圖吉祥取諧音改稱今名。 |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率兵東征高麗經此,留下馬棚。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王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名“王馬棚”,后里人為圖吉祥改稱“王馬房”至今。以村名命名。 |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黃河決口,一關羽木雕像飄此,水退后,一僧人于此修廟宇一所,曰“關王廟”,后逢夜半有鐘聲,人曰“關帝圣君”顯靈,即改稱“關帝廟”。萬歷末年,張氏自杞縣青龍石口遷此,村以廟得名。 |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馮氏從汪寨東300米外,遷前曹寨西150米處,后人才兩興旺,住房向東延伸,與前曹寨相接,馮盛曹衰,改今名馮寨。 |
明洪武二十年(1387),曹姓自山西洪洞縣遷居定居,人旺業(yè)大,故稱“大曹”。以村名命名。 |
明嘉清年間,徐姓自蘭考堌陽遷此,呼青陽村,后張,韓兩姓相繼遷入明崇禎年間,村西修一佛爺廟,廟東有一兩層小閣,徐姓以此改村名“小閣寶相寺”,廟西有一座小樓,張姓以此得村名“西小樓”后合稱小閣寺。 |
清代,據傳此處為洼地,野草叢生,時有群蛇出沒,稱為蛇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黃河泛濫,蛇洼淤平,東300處屯趙集,同時毀于水,水退后,趙氏在此建村,取諧音為石洼。以村名命名。 |
明洪武二十年(1387),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筑寨而居,名陳寨,明末,村內建一氣勢雄偉的關帝廟,改村名陳堂廟,簡呼今名。 |
明建文年間,范氏自虞城縣遷此,后人被招為駙馬,明末,族人為紀念先輩,修樓一座以紀之,故名。以村名命名。 |
據《閻氏族譜》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黃水浸儀封,閻氏國禎為避水患自儀封縣板市村遷此,1783年成村,得今名。以村名命名。 |
卓寨原名卓家寨。明初,卓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呼卓家寨,后簡稱卓寨。以村名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