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應(yīng),因中國殷商文明的母親河洹水而得名。洹水流經(jīng)林州“橫水”潛入地下,流至安陽西南60余里噴涌而出,逐漸增大。古人認(rèn)為洹水“逢橫而入,逢善而出”,有“離惡隨善”之性。洹水隨善,故噴涌而出之地名為善應(yīng)。應(yīng),意為“隨”。又,小南海菩薩廟作常靈驗(yàn),積德行善必有報(bào)應(yīng)。今洹水岸邊有北善應(yīng)、南善應(yīng)、西善應(yīng)、東山(東善應(yīng))等村。北宋《相臺志》載有善應(yīng)。因在洹河北岸,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河北善應(yīng)。民國《續(xù)安陽縣志》名北善應(yīng)。 |
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三倉村。宋朝軍隊(duì)曾在此成立三座大糧倉,故名三倉。又,東漢末年,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欲攻袁紹盤踞的鄴城,便在此地修建了三座大糧倉,以便通過洹水運(yùn)往鄴城附近。后老百姓在此居住形成村落,起名為“三倉”(據(jù)2013年8月19日《安陽縣報(bào)》畢耕文)。 |
傳此地有珍珠夜里放光,故名。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珍珠窩,簡稱珠窩,常被誤解為“豬窩”,村民嫌村名不雅,遂于改稱珍珠,1985年《安陽縣標(biāo)準(zhǔn)地名手冊》載有珍珠。 |
善應(yīng),因中國殷商文明的母親河洹水而得名。洹水流經(jīng)林州“橫水”潛入地下,流至安陽西南60余里噴涌而出,逐漸增大。古人認(rèn)為洹水“逢橫而入,逢善而出”,有“離惡隨善”,之性。洹水隨善,故噴涌而出之地名為善應(yīng)。應(yīng),意為“隨”。又,小南海菩薩廟作常靈驗(yàn),積德行善必有報(bào)應(yīng)。今洹水岸邊有北善應(yīng)、南善應(yīng)、西善應(yīng)、東山(東善應(yīng))等村。北宋《相臺志》載有善應(yīng)。清康熙年、乾隆年及民國《安陽縣志》均有西善應(yīng)。1963年,小南海水庫蓄水,村莊被淹,村民向西山坡上遷移一公里居住。今西善應(yīng)村包括西善應(yīng)、豐地溝、野頭、故安四個自然村。 |
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南溝村。1963年小南海水庫蓄水,村莊被淹,西善應(yīng)部分村民搬遷至水庫東山南溝和東山,合并成立東山大隊(duì)。1986年后“東山”分為東山、南郊兩個行政村。 |
元《安陽縣金石錄卷八》載有東善應(yīng)。因位于洹河?xùn)|岸,民國《續(xù)安陽縣志》改稱河?xùn)|村。新中國成立后河?xùn)|村為隸屬于西善應(yīng)的一個自然村。1963年因小南海水庫蓄水,原河?xùn)|村搬遷至水庫東山成立村莊,名東山村。1985年《安陽縣標(biāo)準(zhǔn)地名手冊》載有東山村。1986年后,東山分為東山、南郊兩個行政村(2005年《安陽縣志》42頁)。 |
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張二莊。傳早年有兩戶張姓人家在此居住,后又從山西遷來申、杜兩姓人家,故以姓氏得名張二莊,沿用至今。 |
當(dāng)?shù)厣街惺|(zhì)多為白色光澤如玉,故名。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陽縣志》均有白玉村。 |
明初,楊氏弟兄二人從山西洪洞遷至安陽,大哥遷都里鎮(zhèn)東水村,小弟遷善應(yīng)鎮(zhèn)楊家坪,人口繁衍漸成村落,名楊二坪村,后改稱楊家坪。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楊家坪。1985年《安陽縣標(biāo)準(zhǔn)地名手冊》有楊家坪。楊家坪轄楊家坪、后駝、裝貨口三個自然村。 |
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黑玉村。傳此村有一種黑色石頭,上有花紋,光滑如玉,故名。又,因此村地下煤炭黑而光亮,猶如黑色玉石一般,故而得名。 |
善應(yīng),因中國殷商文明的母親河洹水而得名。洹水流經(jīng)林州“橫水”潛入地下,流至安陽西南60余里噴涌而出,逐漸增大。古人認(rèn)為洹水“逢橫而入,逢善而出”,有“離惡隨善”,之性。洹水隨善,故噴涌而出之地名為善應(yīng)。應(yīng),意為“隨”。又,小南海菩薩廟作常靈驗(yàn),積德行善必有報(bào)應(yīng)。今洹水岸邊有北善應(yīng)、南善應(yīng)、西善應(yīng)、東山(東善應(yīng))等村。北宋《相臺志》載有善應(yīng)。因在洹河南岸,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河南善應(yīng)。民國《續(xù)安陽縣志》名南善應(yīng)。 |
村西溝有一形如大象的巨石,原名化石村,后演變?yōu)榛蟆C駠独m(xù)安陽縣志》分為北化象、南化象。1985年《安陽縣標(biāo)準(zhǔn)地名手冊》載有化象、小化象。小化象為化象管轄的一個自然村。 |
此村位于山丘上。相傳很早以前村民為預(yù)防外來侵?jǐn)n,用石塊壘成方形圍墻,將村莊包圍起來,故稱方山。又,以前此地有一長方形山丘,名曰方山,后建村于山丘上,村以山名,故名方山村。方山有二,此村居西故名。北宋《相臺志》載有方山。民國《續(xù)安陽縣志》有西方山。村址原在洹河?xùn)|岸,1961年因修彰武水庫,搬遷至彰武水庫西岸。 |
明朝《鄴乘·地理》:“宋天禧(1017-1021年)中,徙林慮(今林州)北齊鎮(zhèn)(今馬家鄉(xiāng)北齊村)于此,因曰天禧!痹诒彼巍豆鈬(yán)村造像記》載有光嚴(yán)村。今天喜鎮(zhèn)學(xué)校(在村西)處為北齊文宣帝建造的云門寺,隋朝改名光嚴(yán)寺。后寺院旁有人居住,故名光嚴(yán)村。《金史·地理志》載有天禧鎮(zhèn)。清乾隆年《安陽縣志》、民國《續(xù)安陽縣志》均寫作“天喜鎮(zhèn)”。天喜鎮(zhèn)今為自然鎮(zhèn),轄天喜鎮(zhèn)、井玉二個自然村。 |
傳此地為一古城,俗稱小城。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中城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