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丁氏、王氏、沈氏三姓集居于此周邊建村,靠駛船擺渡為業(yè),自然形成水旱碼頭,此碼頭在壽張縣東南方,依伏羲八卦之義,東南為巽,時稱巽碼頭。建國前,因黃河擺動,形成聚落的丁莊、王公圖、沈莊3個自然村融為一體,因有黃河渡口及碼頭,艄公姓孫,當(dāng)?shù)刭闩c孫諧音,巽碼頭演為孫碼頭,后簡稱孫口。 |
明洪武十四年(1381),孫氏由山西洪洞縣遷至山東陽谷東八里營,明成化七年(1471)由東八里營遷至壽張縣城東南十五里黃河西岸落戶,原名孫家莊,又稱孫莊。因鄰近黃河渡口,又稱孫家渡口、孫家口,簡稱孫口。民國初年,尚嶺(今屬馬樓鎮(zhèn))集市搬遷到孫莊,稱“孫口集”。幾年后,集市搬到西鄰丁莊,依然稱“孫口集”,慢慢地丁莊被叫成了“孫口”。1984年,孫莊因與本縣域內(nèi)村莊同名,又是遠(yuǎn)近聞名的黃河碼頭,故改稱孫碼頭。 |
明初,戴氏始遷祖于山西洪洞縣遷至壽張縣城南十五里處獨立村莊,命名“戴家莊”!按鳌蓖ā按,后簡稱“代莊”。 |
明洪武十一年(1379)劉姓人從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山東省壽張縣城南十五里處,時村南建有一座磚石結(jié)構(gòu)的橋,遂取村名劉家橋,簡稱劉橋。 |
明洪武年間,王姓居民由山西移民而來。王氏先人王黑子(諢號)立村,遂取村名王黑子,簡稱王黑。 |
創(chuàng)建于南北朝時期,原名張家莊、古賢村。1947年土地改革時,改為橋北張村。張氏以仁愛治家,歷經(jīng)北齊、隋、唐三代,人丁興旺,九世同居。其族長為鄉(xiāng)賢,尤張公藝為最。唐麟德二年(665)唐高宗封禪泰山,途徑此地,專門拜訪張公藝。張公藝以百書“忍”字獻(xiàn)唐高宗,唐高宗感受至深,書御匾“百忍義門”,并出資修村南河上的木橋為大石橋。清康熙十年(1672)壽張縣知縣曹玉珂于橋北立石碑一通,上書“唐高宗駐蹕訪賢處”。自此張公藝所居張家莊,遂更名為橋北張。 |
古賢橋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84),時村前有一座唐代建筑的橋,名古賢橋,村名以橋得名橋上村。1947年土地改革時,改為古賢橋。 |
清康熙三十年(1601),司姓從梁山遷至現(xiàn)址,取名司那里,后簡稱司莊。 |
傳始建于宋代,是時此處為一土嶺,白姓人遷入后,以“白”姓冠之,稱為“白嶺”。白嶺現(xiàn)已沒有白姓人家,只有一處傳說中白侍郎的古宅地。后各姓陸續(xù)遷來,形成大自然村,土嶺西稱西白嶺,土嶺東則稱東白嶺。 |
民國初年,曹氏先祖從山西遷至此地,因曹姓居多,取名曹家。 |
明代張氏先祖從皇姑冢遷居于此,以制糖業(yè)為生,名張?zhí)欠弧:髺|白嶺村與西白嶺村之間遷來一任姓建村,稱任口,因“任”與“人”諧音,為避諱“任(人)吃糖”,改名張?zhí)练弧?/div> |
張姓始遷祖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從山西洪洞縣遷至壽張縣城南棲鳳山東丁家莊,八世祖遷于今址。因村東有一土嶺,村名遂為張堌堆。 |
清康熙五年(1666),居住在劉樓村的劉氏第十一世劉仁看中這里的風(fēng)水,便將其父安葬于此,攜子劉奎、劉齋及全家遷此守孝,隨之艾、趙、孟、仝、宋、許等姓陸續(xù)遷到此地定居,遂成村莊。因劉氏兄弟來此最早又很有威信,遂取村名劉奎齋。于1974年分開成立兩個大隊,即:劉奎齋東大隊、奎西大隊。 |
清康熙五年(1666),居住在劉樓村的劉氏第十一世劉仁看中這里的風(fēng)水,便將其父安葬于此,攜子劉奎、劉齋及全家遷此守孝,隨之艾、趙、孟、仝、宋、許等姓陸續(xù)遷到此地定居,遂成村莊。因劉氏兄弟來此最早又很有威信,遂取村名劉奎齋。于1974年分開成立兩個大隊,即:劉奎齋東大隊、奎西大隊。1984年7月設(shè)立劉奎齋東村民委員會,至今。 |
是由山西洪洞縣移民來此建村定居。由于滿姓三大家族來此地最早,因此取村名滿莊。后來各姓移民陸續(xù)來此,因滿莊后2公里處,有個滿廟村,有很多人誤認(rèn)為滿莊和滿廟是一莊,又因滿莊在滿廟村前,為了便于區(qū)分,所以就在滿莊前面加了個“前”字,即: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