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遞鋪街道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2]

遞鋪街道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2]

以原青松鄉(xiāng)最古老的村莊而得名。
以駐地自然村得名,村內(nèi)有溪名下洛溪,村以溪得名,后雅化為鶴鹿溪。
據(jù)傳當年沈姓是一大族,原分為十個莊居住,此村是沈姓第六個莊,原有沈姓宗祠(現(xiàn)尚有沈姓),故名。
地處康山南麓,以山得名。
以域內(nèi)橫塘得名。
境內(nèi)有垅壩,后稱壟壩村,后改為垅壩村。
清初稱藍田村,1947年稱藍田村,解放后俗稱爛田,1956年雅化為蘭田。
以住地馬家渡自然村得名,村北桃花嶺有德新橋,嘉靖六年(1529)橋毀設渡,遂名馬家渡,村以渡名。
境內(nèi)馬鞍山,簡稱鞍山,村以山名。
以住地萬畝自然村得名。地名來源傳說有二:一是村處萬畝土地的田畈中,二是本村原有王姓財主,擁有萬畝土地。
以村處西苕溪、西港溪兩河之中得名。
2007年,赤漁村、赤山村、芝村村三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
以古安吉城得名。
以秦鄣郡治所“古城”得名。秦(前221)置鄣郡,郡址在故鄣,即此地。
以境內(nèi)霧山寺得名。同治版《安吉縣志》載:“霧山寺,吳越錢氏建,號衹洹寺;宋治平二年改大明心寺,后因寺在霧中,改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