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明正德(1505-1521)年間《重建清涼寺碑》記載,時年此處地勢低凹,氣候炎熱,居民向往溫和、清涼,遂起名溫村。清光緒二年(1876),因遭受水災(zāi),將村分為南、北兩部分,又為了與楊興河上游的南、北溫區(qū)別,更名為南、北下溫,居南者為南下溫。 |
據(jù)明正德(1505-1521)年間《重建清涼寺碑》記載,時年此處地勢低凹,氣候炎熱,居民向往溫和、清涼,遂起名溫村。清光緒二年(1876),因遭受水災(zāi),將村分為南、北兩部分,又為了與楊興河上游的南、北溫區(qū)別,更名為南、北下溫,居北者為北下溫。 |
據(jù)明正德(1505-1521)年間《重建清涼寺碑》記載,時年此處地勢低凹,氣候炎熱,居民向往溫和、清涼,遂起名溫村。清光緒二年(1876),因遭受水災(zāi),將村分為南、北兩部分,又為了與楊興河上游的南、北溫區(qū)別,更名為南、北下溫,因村位于南、北下溫中間,得名中下溫。 |
相傳村西原有一條水渠,渠邊建有竇大夫祠,渠水從上蘭村裂石口水潭引來,由西向東而流,故名。 |
村北有一道名為臥龍崗的山梁,東西橫斷向陽店至陽曲縣“白馬掌”地區(qū)的道路,故當(dāng)?shù)厝艘喾Q此崗為攔崗,“攔”、“蘭”同音,多年演變?yōu)樘m崗并成為村名。 |
村址地處坡梁,原有墓群,故建村時初名“墳頭上”。又因位于南翟之北,亦名“北翟”。1942年汾水暴漲,南翟被淹沒,其“西頭”大部居民遷入北翟,村中驟增許多新戶。從南翟遷入的居民對墳頭上這一村名有異議,遂更名為新翟。 |
清道光《陽曲縣志·文征上》記載,明朝曹爾禎在其任山西巡撫時,興修清水渠,亦稱橫渠,輸上蘭烈石寒泉之水于下薛,澆灌西村、翟村、橫渠、下薛等村土地,并曾作《橫渠記》。 |
西村是明末著名思想家傅山的家鄉(xiāng),原名呂秋莊,相傳晉襄公(前627-前621)在位時有呂、秋二姓在此建村,故名。 |
地處太原盆地北緣,地勢北高南低,成緩坡狀。北靠臥龍崗大梁,背風(fēng)向陽,故名。 |
相傳隋朝時這里是通往天門關(guān)的歇腳點,并設(shè)有驛站,至唐朝外地遷來者漸多,建村后取名為“歇村”,當(dāng)?shù)刈x“薛”為xiē,“薛”、“歇”同音,多年演變?yōu)檠Υ。后因柏板河南岸地勢平坦,較北岸生產(chǎn)條件更好,于是有人移居南岸,薛村逐漸一分為二,并以方位定名為上、下薛村,居南者為下薛。 |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翟氏于此定居,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