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qū)大部分地域清代屬“翔風里”,雅化為“鳳翔”。 [詳細] |
因轄區(qū)道路“金海路”得名。該街道與金門隔海相望、一衣帶水,“金海”寓意廈金融合,人民生活富裕、幸福,也體現(xiàn)濱海特色。 [詳細] |
轄區(qū)大部分地域清代屬“民安里”,也是“翔安”區(qū)得名的來源之一。 [詳細] |
轄區(qū)內(nèi)有地理實體“香山”。 [詳細] |
據(jù)傳蔣、石、許姓首先在此開店,繼龍山市、下埔市之后,成為圩集,故名“新圩”。清代在此設(shè)新圩汛,把總駐守,有報警的煙火墩(已廢)。村民亦農(nóng)亦商,原每逢“一、四、七”日為圩期,進行仔豬及牛羊等交易。另一說,新圩設(shè)圩集較之大同、馬巷稍晚,故名“新圩”。 [詳細] |
傳明末許姓從西塘內(nèi)遷于此,距西塘僅里許,取尚在境內(nèi)之意,故名。 [詳細] |
始建農(nóng)場時,因位于大帽山(又名大霧山)北部山巒間,故以山名為場名。 [詳細] |
翔安區(qū):2003年10月由同安縣析置,據(jù)《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因其行政建制開始于晉太康三年(282),屬于同安縣翔風里和民安里,各取一字得名。 [詳細] |
相傳早時有人在往返東坑小碼頭古道上開設(shè)“茶站”,后來在此歇腳過客多了,明代洪厝村民徙此開店經(jīng)商,取名新店。 [詳細] |
馬巷原名馬家港,另傳為馬姓商人所居,故又稱馬家巷,馬厝巷。明代馬巷為石潯澳與劉五店汛之間港口、汛地,分航丙洲、金門、廈門島、臺灣,稱“馬家港”;古時唐厝港帆船直航至壩仔下古渡口。上世紀50代曾出土木船板,岸上遍地布殘留地基、瓦礫,因有村名踏石。元至元年間設(shè)踏石巡檢司?滴跏拍辏1680年)官澳巡檢司改駐踏石即馬家巷。傳馬巷街馬氏于明嘉靖十八年(1549年)由金門遷入。戚繼光評定倭患后(1563年),馬氏在舫山古宮旁搭茅寮賣金帛香燭,后改雕塑佛像,定居五甲美“六坎”,店稱“馬開基”。舫山古宮建在街巷中心,故小街巷定名馬家巷、馬厝巷。另一說,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朝廷派陳淵從河南固始縣到泉州郡設(shè)馬場五處,金門、馬巷皆為牧馬場。后馬場解散,飼馬戶改姓馬,為同安馬氏之源,聚居地即“馬家巷”。又傳朱熹在同安當主簿時,馬巷已是同安重要通道,從小盈嶺經(jīng)店頭、馬巷、新店到劉五店。宋紹興年間,朱熹路過馬巷登舫山,題聯(lián)“依山臨海,地蘊山川靈氣,來脈競秀,砂水翕從,鳳舞于左(鴻漸山),印斗列右(印斗山),青龍(金門山)、白虎(廈門山)蹲水口,作下砂之護”,感慨“五百年后必有通利之所”,揮筆寫下“五百年后通利地,五百年前利不通”,后人建通利廟。明中期,馬巷已是“人居稠密,商賈輻輳”。清乾隆四十年(1755)設(shè)馬巷廳,“店鋪櫛比,煙火萬象”。舫山書院始建清同治六年(1867),當時馬巷最高學府。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