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蘇氏家譜》記載:蘇氏人家于明初奉詔從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來,始居湯東漯河(今水塔河),四世移至湯陰城內(nèi),十三世(清乾隆年間)分支派來此定居,取名蘇家莊。明、清代曾稱杜家莊。新中國成立后改為蘇莊。遵照國務(wù)院1979年305號文件關(guān)于“一個縣內(nèi)生產(chǎn)大隊名稱不重名”的規(guī)定,為區(qū)別瓦崗公社蘇莊大隊,1981年8月28日,經(jīng)安陽地區(qū)行署批準(zhǔn),改名為西蘇莊大隊,村名也改為西蘇莊,沿用至今。 |
明初康姓人家奉詔由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至安陽西南小港村,后復(fù)遷至此,因此地處于兩崗之洼,遂起名康家凹村。明代稱康家凹,清代稱康家洼,1949年后簡稱康洼,沿用至今。 |
據(jù)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記載,羑河在縣北八里。水經(jīng)注曰:羑水出湯陰西北四十里,流羑里城北,東入蕩水,適村在河旁,故村名湵河。宋代稱南湵河、北湵河,明代稱羑河,清代記載湵河。新中國成立后稱羑河,沿用至今。 |
據(jù)《資治通鑒》(卷85晉紀(jì)7)、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記載,西晉惠帝永平年(291年),發(fā)生“八王之亂”。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馬穎反于鄴,東海王越奉帝(司馬衷)北征,戰(zhàn)于蕩陰(湯陰)。永興元年(304)農(nóng)歷七月二十四日,成都王穎以兵犯帝,侍中嵇紹以身衛(wèi)帝而殞命。故嵇紹殞命處三個自然村皆名“殞村”。因此村位東,曾叫過“東殞村”。后因村大人多,改稱“大殞村”。宋代記載東員,明代稱云村,清史記載又為東殞。新中國成立后,改為大云村,沿用至今。 |
據(jù)《張氏家譜》記載,此村村民系明初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時此處北有宋時張賈村,故冠方位名詞稱南張賈。明、清代稱南張賈,沿用至今。 |
相明初婁姓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此定居,因地處羑河之灣,故取名婁家灣。明、清代稱婁家灣。新中國成立后,簡稱婁灣,沿用至今。 |
據(jù)古時此地有一尼姑庵,明初蘆姓村民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遂取名庵上。明、清代稱庵上,沿用至今。 |
據(jù)《資治通鑒》卷85晉紀(jì)7、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記載,西晉惠帝永平年(291年),發(fā)生“八王之亂”。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馬穎反于鄴,東海王越奉帝(司馬衷)北征,戰(zhàn)于蕩陰(湯陰)。永安元年(304年)農(nóng)歷七月二十四日,成都王穎以兵犯帝,侍中嵇紹以身衛(wèi)帝而殞命。血濺帝衣,左右欲浣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币蚨颂幍妹揭麓。后人在路旁建嵇公祠,村民以為有光焉,故改村名為光村。宋、明、清代記載稱光村。后因村大人多,稱大光村,沿用至今。 |
據(jù)《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記載,宋代稱南部落、北部落;明清代稱部落,沿用至今。 |
據(jù)明成祖朱棣繼位后(1403),對其舊部老兵實(shí)行優(yōu)撫政策,劃分土地屯墾,使其安家,免交地稅。這些居住點(diǎn)稱“屯”。當(dāng)時朝廷派宮官駐此地負(fù)責(zé)安置事宜,故稱“宮官屯”。后以諧音演變?yōu)楣す偻,沿用至今?/div> |
據(jù)元代時期,龐姓人家居此,適地處低洼,故取名龐家洼。村中龐龍、龐虎、龐占華兄妹三位義士,殺富濟(jì)貧,聞名方圓百里。元末戰(zhàn)亂,龐姓人家四散,李姓等村民從縣東水塔河遷來定居,仍沿用原村名。明崇禎年間稱龐家凹,清代記載稱龐家凹,新中國成立后,稱龐洼,沿用至今。 |
據(jù)《資治通鑒》卷85晉紀(jì)7、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記載:西晉惠帝永平年(291年),發(fā)生“八王之亂”。太平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馬穎反于鄴,東海王越奉帝(司馬衷)北征,戰(zhàn)于蕩陰(湯陰)。永興元年(304)農(nóng)歷七月二十四日,成都王穎以兵犯帝,侍中嵇紹以身衛(wèi)帝而殞命。血濺帝衣,左右欲浣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币蚨妹揭麓。后人在路旁建嵇公祠,村民以為有光焉,故近鄰兩村在宋、明、清代皆稱光村。因兩村大小各異,故此村稱為小光村,沿用至今。 |
據(jù)明初牛姓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因村旁露在地面上一塊石頭,形狀似馬,村人借吉祥意取名駙馬營。明、清代稱駙馬營,沿用至今。 |
相元代時期吳姓人家居此,因地勢低洼,取名“吳家洼”。元末戰(zhàn)亂,吳姓世絕,因“吳”與“武”音似,改稱武家洼。明、清代稱武家凹。新中國成立后稱武洼,沿用至今。 |
據(jù)此村《張氏家譜》記載,此村人家系明初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適此處北有宋代成名的北張賈,南有南張賈,故而取名中張賈,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