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間,從狄道州(現(xiàn)臨洮縣)和平涼縣(現(xiàn)平涼市)徙民于此。其中,六號橋村1-6組稱為狄道坊;7組、8組稱平涼坊。后借原下永豐渠(現(xiàn)東干渠)上的“六號橋”命為“六號橋村”。 |
說法一:據說清雍正年間從靈臺縣徙民于此,1949年前村子附近有一座木質橋,村民稱其為“腰壩橋”,村以此為號,后改現(xiàn)名。說法二:大躍進時,村里為了建立“千斤村”,用其雅化,稱為“前進村”。說法三:1966年后在“破舊立新時將“腰壩橋村”改為“前進村”。 |
村三面環(huán)湖,灘大地廣曾是南渠村的一部分,稱為“南渠尾”。最初只有不多的幾戶人,1949年前后曾從武威徙民于此。村南面約2.5千米處有一泉,泉眼較大,水多且深,水質清澈甘甜,得名“大泉”,后村以泉名。 |
因境內有殘破的梁家堡子,故名。 |
土清雍正年間,甘肅省狄道州(即現(xiàn)在的臨洮縣)徙民于此。該地曾建有一座高約18米的土塔,年久失修,1949年前僅存塔身,當?shù)卮迕穹Q其為“土塔”,后村以塔名,惜在文革中毀去。 |
因所處在東干渠上的″七號橋″的位置而稱七號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