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00年為右北平郡。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為平剛縣。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19年為漢代的右北平郡。
公元前166年(漢延熹九年)后,為鮮卑檀石槐的中部,后先后為前燕(慕容皝)、后燕(慕容重)、北燕(馮跋)的屬地。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為營州屬地。
隋開皇三年(583)改營州為柳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為營州總管府。
唐天寶元年(742)改為柳城郡。
遼天贊二年(923)置榆州。
遼統(tǒng)和二十五年(1007)建中京。
金貞元元年(1153)建六定府,隸北京路。
元重元元年(1270)為大寧路;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大寧都指揮使司;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為北平行都指揮使司;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為營州中屯衛(wèi);明成化十四年(1478)為蒙古兀良哈三衛(wèi)地;后金天聰三年(1629)為蒙古喀喇沁部駐牧田地;后金天聰九年(1635)為喀喇沁左翼旗封地。
1738年,清乾隆三年,置塔子溝廳,專管旗地內(nèi)漢民事宜,實(shí)行“蒙漢分治”。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升塔子溝廳為建昌縣。
1914年中華民國政府令改建昌縣為凌源縣。
1940年偽滿洲國撤縣建旗,實(shí)行“蒙漢合治”,境內(nèi)縣治凌源城。
1945年9月,成立凌源縣民主政府。
1946年1月國民黨軍隊(duì)佔(zhàn)領(lǐng)凌源城,成立國民黨凌源縣政府(縣治在凌源城)。
凌源縣民主撤出凌源縣城,轉(zhuǎn)移到凌源鄉(xiāng)下,堅(jiān)持武裝斗爭(zhēng)。
1946年6月,人民軍隊(duì)解放凌源城,國民黨凌源縣政府被趕走。
凌源縣民主政府遷回凌源城。
1956年1月熱河省撤銷建制,凌源縣劃歸遼寧省錦州地區(qū)管轄,1959年1月朝陽市成立人民政府,凌源縣劃歸朝陽市。
1992年2月,凌源撤縣建市,仍為朝陽市管轄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