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昭通市 > 昭陽區(qū)旅游

昭通葡萄井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昭通葡萄井

昭通市西郊10余公里處,有一石山,名老鴉崖。崖下有泉,“方圓八尺,泉水四時溫暖,由下涌出,碧泡累累如珠泉”,稱“葡萄井”。

關(guān)于葡萄井

是一口神秘的井

人們不知它從何始,但至今還有多個關(guān)于葡萄井的美麗傳說:傳說,有一年,王母從天上來到這里,叫山下的一對夫婦種下一林葡萄,當(dāng)王母于月夜掬一捧這里的泉水解渴時,天上的夜明珠也墜在水里,第二天,這泉水涌出來,竟是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又說老鴉巖下,有相依為命的母子倆,母多病,臨死前想吃一粒葡萄以解渴,子因家貧買不起葡萄,痛哭失聲,觀音菩薩知道后,把母子倆門前老井點化為盛產(chǎn)葡萄的奇井,母喝了井水,病不治而愈。后因母貪念日熾,觀音便又將葡萄變了回去,只留下串串珍珠般的水泡。珍珠泉也因此而得名。

是一口民族的井

它的存在與這一個民族的流脈有著極大的干系,有至今尚未解開的文化情結(jié)。這個民族就是彝族。據(jù)很多彝學(xué)專家研究認為彝族的根在云南昭通!段髂弦椭尽氛f:"武乍二長子,居楚吐以南;糯恒二次子,往洛博而北;布默二幼子,實液中部漫。天上布滿星,地上布滿人,六祖的后裔,各處去定居"據(jù)考證糯、恒后裔主要遷入四川涼山地區(qū),涼山彝族盛傳他們的祖先古侯、曲涅兩兄弟由昭通遷去。糯、恒后裔有部分仍在昭通地區(qū)。葡萄井為什么讓這個民族對它有著眷顧與關(guān)懷呢?彝族學(xué)者說,彝族的族人死后,其靈魂都會回到祖先的發(fā)祥地。據(jù)彝族史料記載,這六個彝族兄弟的遷徙史指向了同一個地方,那就是昭通的葡萄井。從彝族《指路經(jīng)》的18部經(jīng)書中有關(guān)“梅來液尺”、“瑪納液池”、“麻奴以赤”、“密力雨嗤”、“瑪洛依曲”、“瑪洛依土”、“阿勒依曲”、“麻哈液持”、“瑪洪依處”等詞匯均指稱或指向昭通灑漁河的葡萄井。葡萄井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彝族圣地之一。它的存在與彝族先民有著多少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至今仍然還是一個迷。

是一口文化的井

它的存在承載了多少文化元素。人是萬靈之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自然賜予葡萄井水,豈能白浪費。清雍正年間,葡萄井當(dāng)?shù)匕傩杖∷劸,改善了?dāng)?shù)厝嗣竦纳;而且葡萄井周圍又適宜種植牡丹。每當(dāng)暮春三月,牡丹競放、姹紫嫣紅,綺麗如霞。達官貴人,騷人墨客相邀到這里賞花、品酒,留連山水間,吟詩作賦,相沿成習(xí),葡萄井“花依酒護”成為清朝昭通官場士林一道別致的風(fēng)景。

景點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qū)舊圃鎮(zhèn)


>>贍思丁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