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山源于金庸筆下《鹿鼎記》中記載,清朝年間,康熙皇帝派親兵都統(tǒng)韋小寶剿滅神龍教,擒拿假太后,在戰(zhàn)亂中為躲避洪教主追殺,從海參崴向北騎鹿而行,在牡丹江巧遇三個通古斯人得知“呼瑪爾窩集山”之所在位置,韋小寶讓雙兒按藏寶圖上說的山川名字,請當?shù)乩蠀⒖椭更c方位,果與圖上所載絲毫無措,韋小寶想:那鹿鼎山原來離此地還有幾千里,閑來無事,便雇一輛大車,坐了二十余日,越向北越寒冷,冰封雪積,車不能行,兩人改乘馬匹,又走數(shù)日,便來到兩條大河交匯處,雙兒指那邊山道:這就是鹿鼎山。
據(jù)民間傳說,這里埋藏大清寶藏,藏寶人與寶藏一起永遠埋在這里,這根石柱像一條漢子,巍峨屹立、眼望江鄉(xiāng),淚灑成潭,故稱望鄉(xiāng)石。石柱遠望具有陽剛之氣,后人又稱其為朝上石。
這座山山勢險峻,以“奇松、怪石、神泉、農(nóng)田”四絕而著稱,站在觀景臺山遠眺,呼瑪鎮(zhèn)周邊秀美景色盡收眼底。
信息來源:呼瑪縣委、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