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此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午門前有端門、天安門、大清門,其后有太和門。各門之內,兩側排列整齊的廊廡。這種以門廡圍成廣場、層層遞進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國古代“五門三朝”制度的影響,有利于突出皇宮建筑威嚴肅穆的特點。
午門有五個門洞,可是從正面看,似乎是三個,實際上正面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臺里側,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東。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臺之中,再向北拐,從城臺北面出去。因此從午門的背面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規(guī)定;实奂漓雺瘡R出午門鳴鐘;皇帝祭祀太廟時擊鼓;皇帝升殿舉行大典時則鐘鼓齊鳴。
當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門頒發(fā)第二年的歷書,舉行頒發(fā)儀式,叫“頒朔之禮”。在明代,皇帝在午門外廣場,杖打犯有過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罰的為數(shù)頗多,當場被杖打死亡的這種說法是沒有的。
午門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慶六年(1801年)又修。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襲了唐朝大明宮含元殿(總寬近58米)以及宋朝宮殿丹鳳門的形制,是從漢代的門闕演變而成。
墩臺上正中門樓一座,面闊9間,重檐廡殿頂。墩臺兩翼各有廊廡13間,俗稱雁翅樓。廊廡兩端建有重檐攢尖頂?shù)姆酵。正樓兩側有鐘鼓亭各三間,每遇皇帝親臨天壇、地壇祭祀則鐘鼓齊鳴,到太廟祭祀則擊鼓,每遇大型活動則鐘鼓齊鳴。午門整座建筑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鳳樓”之稱。
皇帝在立春賜春餅;端午日賜涼糕,重陽日賜花糕。農(nóng)歷十月一,頒發(fā)次年歷書。每年臘月初一,要在午門舉行頒布次年歷書的“頒朔”典禮。遇有重大戰(zhàn)爭,大軍凱旋,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zhàn)俘的“獻俘禮”。
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選美女,群臣上諫勸阻,皇帝發(fā)怒。大臣舒芬、黃鞏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當場打死。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繼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興獻王為帝,遭到大臣們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諫于左順門,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懲罰,當場斃命17人,所以民間有“推出午門斬首”之言流傳。其實明清皇宮門前極為森嚴,犯人斬首決非此地,而是必須押往柴市或菜市等地刑場處決的。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jié)日,都要在這里陳設體現(xiàn)皇帝威嚴的儀仗。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故宮博物院內
類型:古跡
游玩時間:建議15-30分鐘
開放時間:
隨故宮博物院開放時間圍欄外可24小時參觀。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門票包含在故宮博物院門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