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于火災,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1798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坤寧宮坐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清仿盛京清寧宮,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原槅扇門改為雙扇板門,其余各間的欞花槅扇窗均改為直欞吊搭式窗。室內東側兩間隔出為暖閣,作為居住的寢室,門的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祭神的場所。與門相對后檐設鍋灶,作殺牲煮肉之用。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間設欞花扇門,渾金毗盧罩,裝飾考究華麗。
坤寧宮改建后,即成為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坤寧宮的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房內墻壁飾以紅漆,頂棚高懸雙喜宮燈。洞房有東西二門,西門里和東門外的木影壁內外,都飾以金漆雙喜大字,有出門見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設龍鳳喜床。皇帝大婚時要在這里住兩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宮殿。如果先結婚后當皇帝的,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滴跛哪(1665年)玄燁大婚時,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巹禮。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雍正皇帝以后,皇帝移住養(yǎng)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寧宮。
清朝皇室每年都要舉行大大小小的祭祀。這也是皇帝皇后的重要職責之一。在這些祭祀中,有一些是要皇后進行的,而且地點就在坤寧宮中。滿族是一個極其敬重神明的民族,因此祭祀、祭神對于滿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另外,滿族的居住設計有著不同于漢族的特色,根據滿族傳統(tǒng)風俗,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由于滿族人以西為上,故西墻供神或0牌位。西炕一般不住人,南北炕以南炕為大,長輩住南炕,晚輩住北炕。
由于以上的原因,在順治十二年,清朝對坤寧宮進行了改建,除東西兩頭的兩間通道外,按滿族的習俗把坤寧宮西端四間改造為祭神的場所。從東數第三間開門,并改成兩扇對開的門。進門對面設大鍋三口,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動。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親自祭神。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皇后還要在這里舉行慶賀禮。
因此說,清朝真正在坤寧宮里住過的皇后并不多,皇后們大多在東西六宮有自己的住所,比如說順治孝惠皇后住在寧壽宮,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后生前住在長-等等。
坤寧宮是明清兩代皇后的中宮。明代皇帝住在乾清宮,所以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時,崇禎的皇后(周皇后)就是在坤寧宮自殺的。到了清代,因為皇帝辦公地點從外廷移進內廷的乾清官,寢宮西移養(yǎng)心殿,所以坤寧宮也就成為形式上的中宮了。
景點位置
中國北京市東城區(qū)景山前街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