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山
漢山古名“旱山”,故“漢、旱”通用,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因諱天旱,始由南鄭縣政府明令公布,改為“漢山”。漢山在南鄭縣(周家坪)南十里,突立高聳,麓周約六十里,山頂海拔1743.3米。由青樹子街東,新修公路登山,曲折盤桓,經(jīng)八十一個彎道,始達(dá)山巔,計長12.5公里。漢山歷史悠久,《詩經(jīng)·大雅》云“瞻彼旱麓”,即指此也。漢中也是由它而得名的,據(jù)《漢中府志》載:“郡臨漢水之陽,面對漢山,故名漢中”。漢山又是漢中盆地的晴雨表,《南鄭縣志》載:“(漢山)頂上有云即雨”。漢中人諺語云:“漢山頂亮,曬得夠嗆,漢山戴帽(起云),大雨即到”。漢山頂上有塔兒坪,亦曰“漢由獻(xiàn)”,旁原有石牛十二頭,今已不存,又有石池水,今尚殘存。四面坡上多梯形田,盛產(chǎn)紅稻。山足之下,林木茂盛,得山上云雨之潤,生長迅速,為他處所不及。
往時,因漢山路徑曲折,石級相連,陡峭峻拔,山大林深,附近農(nóng)民,每于農(nóng)隙,結(jié)隊上山,邊采樵,邊高歌,一唱一和,此彼起伏,山鳴谷應(yīng),樂而忘倦。黃昏,一聲呼嘯,歌聲齊鳴,挑上柴擔(dān),飛奔下山,這就形成了“漢中八景”之叫的‘漢山樵歌”。清代楚文暻詠《漢山樵歌》詩:“漢山聳地立,云內(nèi)聞樵歌。伐木同聲應(yīng),求仙未爛柯。樂從苦里出,曲自靖中和。蹊徑行還住,聽余清音多”。漢中電視轉(zhuǎn)播臺,設(shè)置山頂,為秦巴之間人民文化生活提供服務(wù)。大家給漢山贈了新的美名——“漢山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