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墓葬刻石”雖然粗糙,但益加珍貴,以鐵證表明世界著名文學家、《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埋葬在京東通州張家灣。
1968年深秋,在張家灣城西、蕭太后河北畔曹家600畝典地內(nèi)西南部土圍子中平地時,出土一塊臺基條石,于條石側(cè)同時發(fā)現(xiàn)一具男性尸骸。第四生產(chǎn)隊指導員李景柱同時告訴大家條石是曹雪芹的墓碑,眾以為發(fā)現(xiàn)大人物墓,便亂挖覓棺,結(jié)果除一具尸骨外,別無其他,有人還捧起頭骨在推土小車柄上狠磕,想從口中掉出寶珠,只出此黑土。氣憤之下,將那具散亂尸骨連土一塊推到河邊填洼。傍晚時分,李景柱將出土條石運至家中,沖洗干凈,用六張八開辦公紙將條石銘文以鉛筆涂拓下來,直藏至今。次年春,李家建房,將墓石用在臺基。1992年春,李家翻建舊房,將墓石起下,不小心將石右下角碰毀無存。7月,李景柱將墓石獻交鎮(zhèn)政府收存。8月,北京市文物局組織文物學家、考古專家會鑒,將墓石定名為“曹雪芹墓葬刻石”。
是石長100厘米,寬40厘米,厚12厘米。正面居中縱刻"曹公諱
墓"5大字,"諱"字略小且略左偏,右下角豎鐫"壬午"2小字。與200年前甲戌本《紅樓夢》脂批"壬午"共證偉骨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