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濰坊市 > 昌邑市旅游

姜氏祠堂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姜氏祠堂座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號,解放路中段路西。現(xiàn)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一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一間。占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為磚木結(jié)構(gòu),青瓦覆頂,脊飾吻獸。正廳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1986年確立為昌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一新,署文物管理所。

據(jù)史書記載,“姜氏受姓于姜水,著于營丘,大于齊之桓景,而后繁衍于濱海諸郡”。昌邑一派則于宋末靖康年間(1127-1128)由寧海(今牟平)彤嶺遷來,始祖為喜公,傳六世后無考。一世祖為文慶公,于元代自黃縣遷來。經(jīng)六百余年繁衍,現(xiàn)已成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輩出,遠者史書有載,此不再贅,近者于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間(1522-1566)八世祖民望公均為御醫(yī)。六世祖鏜公官為南直隸鳳陽府通判。自清康熙始,姜氏一族更顯赫一朝,十一世士禎公,后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廣東巡撫,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蘇州織造三十二年,長期兼視兩淮鹽漕御史,后進階戶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為官,曾出資興筑濰河堤防,至今受益。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規(guī)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昌邑姜姓闔族議定,在城里購地一段,建先祠一處。由衷四、云衢二公率先捐資,共集錢五百二十緡。先建正廳五間,東西廂各三間,并于廳西新營北屋五間,南偏九間,大門一間及四周墻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數(shù)畝,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費。民國八年至十一年(1919-1921),續(xù)濤公率縣內(nèi)二十六村并族人六十三人,共集資一萬余千錢(每千錢當銀元一元),對祠堂進行重修。姜泊莊其璐公一人捐資五千元,占全部捐資的一半,至今為人稱頌。新中國成立后,祠堂收歸國有,不再祭祀。改門換窗,作政府機關(guān)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祠堂正廳前墻前移,門窗全換,東西兩廂及南耳房門窗或改或另開,部分墻體斷裂,西院北屋已塌,院內(nèi)草木榛榛,涼風凄凄,鼠竄狼嚎,悲涼至極。來者有誤入《聊齋》鬼處狐域之感。盡管僅存斷壁殘垣,此處總還是縣內(nèi)僅存的一所古建筑。昌邑有姜氏族人二十四世龍啟君,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積極向政府申請保護,并得到批準,撥款十萬元,由縣文物管理所負責進行維修,恢復原貌,以至姜氏祠堂成為縣內(nèi)景觀,可為萬幸!祠堂地理位置優(yōu)越,原先門前開闊空曠,前有墨水池,后有傅公(傅振邦)祠,西北為鳳鳴書院,西南有城隍大殿,東有姜家大灣,灣北崖有士楨公、續(xù)濤公故居。祠堂建筑與周圍古建融為一體,非常合乎易數(shù)之理。“文革”間幸免于難得以保存,能與之無關(guān)?祠堂大門外原有臺階四步,另有欄門兩扇。門上懸“慎馀堂”匾。門前兩米處有旗桿臺,臺上樹旗桿一幢,這是其族人在朝為官的標志。院內(nèi)原有照壁一通,雕砌精巧,描繪生動。另有建祠碑三通,其一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刻的嘉慶二十二年(1817)建祠碑,一為道光八年鐫刻的新建祠碑,一為民國十一年(1922)重修先祠碑。正廳內(nèi)北墻上懸掛“尊宗敬祖”匾,匾下供焯祖神像,像兩側(cè)懸掛各支派家堂老影,影下擺香案,設供桌,置神位。每逢祭日,各支族長率領族人前來上香燒紙祭奠,瞻拜者絡繹不絕,紙煙繚繞,香火不斷,一派封建傳統(tǒng)的望族景象。祠堂兩廂內(nèi)懸掛煦公畫象和《煦祖行樂圖》,圖卷內(nèi)恭繪煦公春游樂、夏乘涼、秋賞月、冬狩獵的各段情景。一側(cè)懸有焯公所撰《群生自造化說》,以警示后人勤儉自勉,與人為善,勿恃強作惡,得意妄為,切記善惡必報,自造化之理。另一側(cè)有書櫥一幢,內(nèi)藏姜氏檔案及族譜木版等。耳房為倉庫,一側(cè)內(nèi)藏有祭具,另一側(cè)內(nèi)藏有清掃工具。西院為看守及族間會議接待之用。

敦親睦族,續(xù)譜收族,理所當然。姜氏族譜初修于明代六世祖鏜公,不幸毀于明末壬午(1642)之亂。清康熙十七年(1678),揚波公等從殘譜及斷碑中將譜收集齊備,并進行續(xù)修。是為一修,但無力刊刻,只存手稿?滴醵哪辏1685),士英、舜齡、揚波等公攜譜稿赴廣州訪士楨公,求其修訂刊行。士楨公為譜作序,并撰宗訓若干則附于譜后?滴跞辏1697),士楨公已故,其侄焯公又攜譜稿到蘇州,與煦公共商刊刻之事。煦公感慨不已,對先祖遺愿未酬,深表自責,對資費表示“余獨任也”。至此,族譜首刊,是為一刻,印四十本發(fā)行于族間。至康熙六十年(1721)。時焯公任徐州知州,又率眾進行續(xù)修,并請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吏部尚書孫鵬翮、戶部尚書田從典、工部尚書陳元龍、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等當代名宦作序,是為二修?滴趿荒曛匦驴,裝訂成元、亨、利、貞四冊,內(nèi)分六卷,欽“致遠堂藏版”,是為二刻。二刻版式規(guī)整,體制完備,印刷精良,裝訂講究,再有名宦作序,更加壯觀,可與孔孟之譜媲美,為以后再次續(xù)修刊刻奠定了基礎。此次刻版一直保存于“慎馀堂”即姜氏祠堂內(nèi)。直到同治八年(1869)五刻時,還用“二刻原版”印刷,可惜該譜版毀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乾隆三十三年(1768),十六世鎘公率眾續(xù)修,共一函五冊六卷,是為三修。三修新增譜例二十則,計新舊二十六則。譜例中排出九字“曰、于、是、乃、其、言、亦、在、斯”,為全縣姜氏族人的行輩用字。自十七世“曰”字輩起,至二十五世“斯”字輩止。嘉慶二十二年(1817),四修族譜時,河東、河西開始分修。河東譜由十四世鏷公及其堂兄鐸、從兄松華、堂弟欽、族侄衷四、族孫永錫、維瑞、純明,族曾孫曰堅、曰召主修,族內(nèi)集資尚缺部分由衷四公補之,使之很快刊出。河西譜由十六世維遠公、墫公、祥魁公主修。第五次續(xù)修于同治八年(1869),河東譜由十八世鴻文公編修,裝訂成四函十六冊,函分“元、亨、利、貞”,卷自一至十六,至今紙白如初。河西譜一函六卷,由十五世宗源公、十七世克昌公、振炳公、十九世錄善公、是朱公主修。本次修譜規(guī)模較大,不僅將本支收入,還將縣內(nèi)部分姜姓小村之戶也一并收入,昭穆于譜后,達到了敬宗敦族之效。第六次續(xù)修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河東譜由二十二世言訓公編修。此次編修,入譜的不僅有本縣族人,還有鄰縣(萊州海滄、平度五甲埠、高密武蘭等)姜姓,共計大小村莊三十八個。裝訂成六函:“天、地、人、福、祿、壽”,計二十四卷。譜序又添十字,至三十五世,即“慎、修、有、余、慶、紀、之、可、永、傳”。河西譜由十七世鳳瑞公、十九世以鐸公、世仁公、是寅公、百川公主修。河西譜包括長胡同等九村,一函六卷,開本形式與河東譜相同。自六次續(xù)修姜氏族譜,至今近有百年,其間外強入侵,朝代更迭,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尤其是“文革”時期,把族譜作為“四舊”燒掉,把續(xù)修族譜的人當成-批斗。祖訓三十年修譜一次,根本無法實現(xiàn)。非不為也,實難為之。幸虧六修之譜發(fā)布較廣,也是族中不乏熱心之人,方能從兵燹政亂中冒死保留,使今日有幸察閱,使近千年譜牒有幸流傳。自政府改革開放以來,重視傳統(tǒng)文化繼承發(fā)揚,各村續(xù)譜建祠者不乏其人。姜姓族人在龍啟君的帶動下,又有有識之士捐資出力,終于在今秋將《昌邑姜氏族譜》的七修完成

 

延伸閱讀:

·第三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