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觀音閣長24米,高14米,以紅石青磚砌就,與龍蟠磯巧妙地融為一體,顯得雄峻巍峨,氣勢磅礴。千百年來,它飽經(jīng)風霜,縱覽長江。每到汛潮,水漫樓閣,只剩高層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龍吻、中亭在浩淼長江水之中?駶逓懺苟嗌倜麡侨A構(gòu)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龍”(清人官文詩句),汛期一過,水落石出,它又橫空出世,威鎮(zhèn)江心。
閣身正壁鐫有”觀音閣”三個遒勁的大字。進閣正門石碑上刻的“龍蟠曉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筆。
閣內(nèi)自西向東,分別是觀瀾亭、東方朔殿、觀音殿、老君殿和純陽樓。觀瀾亭上,俯瞰江流,勝景憂宏;三重殿里,仰瞻前賢,文章彪炳。純陽樓上呂洞賓正酣燃大睡,游人至此,莫不止步屏息,會心一笑:如此蓬萊仙境,獨此公得其所哉?
觀音閣下半部那如同船舷樣的弧形石,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任憑江水拍擊咆哮,總是穩(wěn)于泰山。古代鄂州工匠對流體力學的奇妙運用和那風格獨特的造型藝術(shù),使多少建筑專家駐足留連,贊嘆不已。
石墻上的幾棵古樹,原已枯萎縮多年,近年竟死而復生,正舒展著嫩牙初吐的新枝,擁抱春的到來。閣中的那一口老井,自古水清見底,水位要高出江水數(shù)尺,令人稱奇。這老井、古樹和神鱉眼,被稱作觀音閣“三趣”。
觀音閣又名龍蟠磯寺,位于鄂州市鄂州城區(qū)小東門外長江之中,與明清武昌城隔江相望,為古鄂州八大名勝之“龍蟠曉渡”!坝^音閣”為宋代題名,原建有寺,元至正五年(1345年)監(jiān)邑鐵山(蒙古族人)重建。后經(jīng)幾度維修,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風格,但仍保持元代格局。閣坐東朝西,平面略呈長方形,總長為30米,總寬為10米,占地面積300平方米。主體建筑有祖師殿、觀音殿、老君殿、純陽樓、齋廚和觀瀾亭等。
觀音閣矗立于長江之中,選址別具匠心,構(gòu)筑精巧,布局得體,是長江中游最重要的人文景觀和名勝。
景點位置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qū)長江古城墻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