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太原市 > 晉源區(qū)旅游

龍山石窟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山石窟地處太原西南,山中有北齊以來的許多石刻造像。原有北齊天保七年所建童子寺,金代被毀。現在部分小佛浮雕和一座燃燈石塔,塔高五點三米,塔基為六邊形,上置渾圓燈座和六角形燈室,外有浮雕裝飾,為我國現在最古老的石燈塔。

在原石門寺遺址,也有石窟,其中刻有三米高的釋迦牟尼坐像,頂上蓮花和壁上飛天具有唐代風格。附近還有“昊天觀”,雖已殘破,但道教石窟保存完好。石窟共有八個洞窟,即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0師龕、七真龕及另外兩處辯道龕。這些石窟內,共有石雕像四十多尊,至今尚保存完好。

這些石雕風格樸實、莊重,衣飾雕飾簡潔,與佛教石窟的雕塑風格有明顯的差別。部分龕內,石窟頂部雕有蓮花、龍鳳等圖案。

天龍山石窟景觀始于南北朝時期。東魏時期,大丞相高歡在天龍山修建避暑宮,開鑿石窟,修建寺廟,拉開了天龍山佛教史的歷史序幕。石窟寺分布于東西峰間的懸崖峭壁之上,共計有25窟,500余尊造像。其初鑿于東魏,歷北齊,在隋唐時期達到極盛。石窟平面大多是面寬、進深相等的方形,三壁三龕式洞窟占到了全部石窟的一半以上。石窟寺的雕造技法較之北魏有了很大的進步,是石窟這種外來藝術形式逐漸中國化的典型實例,尤其是用圓雕法雕出的佛像,以三度空間的方式來表現,既有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特色,又有中國傳統(tǒng)雕刻所具有的清新韻律或線條,使雕像具有神態(tài)高雅、體態(tài)豐滿、姿態(tài)優(yōu)美的特征,世稱“天龍山樣式”,后來成為中國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本世紀20年代初,石窟遭到帝國主義的嚴重破壞,石窟中的大部分精品被盜運國外,散失在日本和歐美等國。位于石窟下方的圣壽寺,初名天龍寺,創(chuàng)建于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宋元時改今名,明代重建,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剎。此外,千佛洞、白龍祠、關帝廟、觀音塔及柳子溝也都是天龍山的重要景觀,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美妙的神話和傳說。

在峰頂峭壁上共鑿有8個洞窟: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0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龍山石窟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龍8條和雙鳳藻井、仙鶴等許多浮雕。石雕風格樸實、凝練、莊重、衣飾簡潔素靜、褶皺分明,與佛教石窟雕像風格迥異。有的龕內兩側、前壁留有元代題記,是研究道教發(fā)展史和道教石窟的珍貴資料。

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東分為三組,虛皇龕位于龍山之頂,洞內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兩壁20尊諸虛皇道君神像;三清龕位于虛皇龕之下,龕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通高1.5米,兩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臥如龕位于三清龕東側,洞中石臺上雕披云子宋德芳臥像,神態(tài)自然,泰然安詳,后有2侍者作肅立狀,龕頂雕有4龍盤旋,乃為道教全真龍門派修道用氣之法“玉龍盤體法”的寫實性雕塑。自西向東巨石之間三天0師龕內有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及其子張衡、孫張魯石雕塑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肅立狀。其雕像形態(tài)、技法均具有唐代特征。玄真龕內有雕像3尊,主像玄真子張子和為道教正一派中著名人物,其雕法、形態(tài)與三天0師像相同。無鑿辯道龕內雕有披云子與其師弟-全、門人秦志安講經論道的3尊石像,龕右側小門有一持書童子側面而立聽道不忍離去的情景,極富生活情趣。龕壁有保存完好的贊頌披云子功績的贊詞和自贊詩的題記,完全是元代道教徒修行生活的真實寫照。龍山石窟中最有游覽和探古價值的是七真龕,也稱玄門列祖龕。有9尊雕像,門側各雕青龍、白虎、仙鶴、云龍,既象征神山仙境,又真實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情景。

特別提示

許多人會將太遠郊區(qū)的龍山石窟和天龍山石窟混淆,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石窟。龍山石窟是道教石窟,而天龍山石窟為佛教石窟。

地址:太原市晉源區(qū)(市區(qū)西南約20公里,039省道西側)

交通

火車站北出站口乘308路公共汽車在“西鎮(zhèn)”下車,下車后往北走100米,從路西“難老水泥廠”標志的一條小路上山,一路經過“龍山滑雪場”,不算太遠就到山腳了

類型:古跡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

周一-周日8:00-17:00

門票信息:

門市價:20.0元

延伸閱讀: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龍山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