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鳴鳳山金殿
太和宮金殿,又名銅瓦寺,坐落在昆明城東北郊鳴鳳山,俗名鸚鵡山。鳴鳳山原名相度山,明萬歷年間始創(chuàng)太和宮金殿以后,改稱鳴鳳山,系明代以來云南著名的道觀風景名勝區(qū)。海拔2000米。
金殿公園位于昆明城東約七公里的鳴鳳山上。因大殿用黃銅鑄成,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燦爛,故而得名“金殿”,又稱為銅瓦寺。
名聲顯赫的金殿屬于道教太和宮的一部分,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重新修葺,歷史十分悠久。金殿為重檐飛閣仿木結構方形建筑,殿高6.7米,寬、深各6.2米,總重250噸,是中國最大的純銅建筑。大殿之內,梁柱斗拱、門窗瓦頂以及殿內供案、幃幔、真武帝君造像、匾額以及楹聯(lián),皆為銅鑄。殿內的真武帝君坐像,刻畫精細,豐姿魁偉,面向莊嚴。旁邊持劍肅立兩旁的水火二將,形象威武,性格勇猛,其鎧甲衣紋,精雕細鏤,鑄工精美。
金殿公園內太和宮的大門上有一塊大匾,匾上寫著四個字:“鸚鵡春深”,意為這里一年四季春季盎然。寺廟的大門叫“欞靈門”,門的兩邊有對聯(lián)贊美此地風光和道家思想。金殿不僅是中國四大銅殿之一,而且還是最重,保存最好的一個。
金殿之外還筑有城墻、城門、城垛,城上有樓。在殿后另有山茶一株、紫薇兩株,相傳為明代所種。太和宮內還有一把重20公斤的七星寶劍,是真武伏魔制怪的鎮(zhèn)山法寶,另有一把重12公斤的木柄大刀,相傳是吳三桂用過的戰(zhàn)刀。
金殿景區(qū)內自然風光優(yōu)美。小徑穿林而過,蒼翠樹木遮天蔽日,陽光由樹葉之間的縫隙灑下,呈于地上斑駁可見。路途靜謐,偶有鳥鳴,深得道家文化之精粹。紫氣東來,飄渺氤氳,與景區(qū)“金殿博覽苑”中的百畝茶花交相輝映,映出漫天緋紅,美不勝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