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道碉堡群在慶云橋至和平橋3公里的靠城河岸共有碉堡6座,作為城防軍事設施。現(xiàn)存3 處,圓形,鋼筋混凝土澆筑,直徑近4 米,高約1.5~2米,間隔1-2里。碉堡一側(cè)布槍孔,呈扇狀朝向東方,每個洞的尺寸、大小均不相同,可使用不同型號的槍支,形成遠近高低相互交錯的密集火力,射孔面向?qū)Π。解放前的徐州城區(qū)不大,黃河故道穿城而過,曾是徐州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城東被古黃河圍抱,當時黃河東岸一馬平川,寥無人煙。徐州境內(nèi)的這條古黃河,由于長年泥沙堆積,高出周圍地面數(shù)米,正是防范來敵的天然護圩。所以根據(jù)地型,碉堡都建在內(nèi)城一側(cè)的古黃河西岸。目前故黃河西岸市區(qū)一段遺留的碉堡,由于時過境遷,堤岸升高,原先修筑在黃河堤岸上的碉堡,現(xiàn)在都在堤岸之下了,有的還半浸在水中。和平橋南的碉堡一半埋在岸下的土里,上部露出不到一米;向南不到青年路橋的碉堡,一半在岸邊一半在水里;靠宣武市場古黃河邊的碉堡,完全脫離堤岸一米之外浸在水里;狀元樓附近的碉堡,上半部已坍塌。黃河沿岸的四個碉堡都建于日偽時期。有老人回憶說:1946年他們逃荒到徐州,經(jīng)常在黃河沿撿破爛,把撿到的東西隨手放到碉堡上。那時候的碉堡已經(jīng)很舊了,不可能是抗戰(zhàn)勝利后建的。
彭城街道:彭城街道(駐燎原小區(qū)1號):面積2.01平方千米,人口68724人。轄10個居委會(蓮花、石磊、云龍、慶新、新生、曉光、戶部山、建南、燎原、興隆)! 彭城街道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