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里克烽火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鐵干里克鄉(xiāng)果勒吾斯塘村、農二師36團安樂村東北約37千米。地處若羌縣東部,阿爾金山北麓山前沖積扇與羅布泊洼地北緣接壤地帶的紅柳灘地上。此處為塔里木河尾閭河床地帶,四周地形平坦開闊,附近有許多小沖溝,地勢呈南北緩坡狀,地下水位較高,地表為鹽堿土,生長有茂盛的紅柳、蘆葦、甘草等植被。周圍無村莊居民。西南35千米為米蘭遺址區(qū),南4.3千米有一條米蘭至羅布泊鎮(zhèn)的土路。烽火臺因風雨侵蝕、鹽堿化和人為盜掘而導致臺體局部坍塌。烽火臺底部平面呈近正方形,南北約6、東西約5.4米,立面呈寶塔形,高5米。砌法為一層泥夾一層蘆葦或紅柳枝。其中最下的兩層夾蘆葦,蘆葦層厚0.1米,其余皆為紅柳枝,厚0.1-0.25米。泥層的厚度不相同,厚0.4-0.9米,且越往上越厚。垛泥中夾含礫石、泥塊等。臺體西側底部有一處坍塌的洞坑,見臺體內多為碎泥塊,似為松動后的垛泥。烽火臺西南的坡底處,有兩間相鄰的平面呈長方形的半地穴房屋遺址,長6、寬3、深1.3米,坑內及坑沿處散見許多蘆葦。房屋遺址西側還有兩處建筑遺跡,一處為半地穴式的房屋遺址,長2.6、寬2.4、深1.2米,另一處呈不規(guī)則的大坑狀,南北8.5、東西4.2-10米,南、東為垛泥墻,北、西為挖掘的自然坑壁,似為一處羊圈遺址。根據現(xiàn)場的調査,初步推斷這幾處類房屋的建筑遺址與烽火臺不是同一時期,而似近現(xiàn)代牧民放牧點。根據地理位置和建筑特點推測,該烽火臺年代為漢晉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