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原城往南30公里,清徐縣西,有一座占地15畝的葡萄酒廠。除所生產(chǎn)的葡萄酒產(chǎn)品外,讓游客更為震撼的是,這里有全國罕見、全省唯一的葡萄文化博物館。在這里,每一粒葡萄都飽含著文化基因。
該博物館建于2016年,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收藏從漢代到明清時期清徐葡萄種植、清徐葡萄優(yōu)勢特色、葡萄酒釀造、葡萄干加工、葡鄉(xiāng)農(nóng)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5000余件。在該博物館人們可以了解到一切與葡鄉(xiāng)、葡萄有關(guān)的歷史文化基因。
清徐有葡萄相傳自漢朝。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葡萄苗木,邊山一王姓皮貨商從涼州帶回清徐,清徐就開始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有葡萄歌,贊美清徐葡萄,“自言吾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
到宋代清徐葡萄酒就很興盛,司馬光詩中寫到“山寒太行曉,水碧晉祠春,齋釀葡萄熟,飛觴不厭頻”的詩句。清徐葡萄酒從唐朝開始都以手工小作坊釀制,民國八年(1919年)組建山西省清源縣益華釀酒股份有限公司,清徐葡萄酒釀制進入規(guī);蠊I(yè)生產(chǎn)。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新政協(xié)會議召開在即。
當年華北公營釀造公司喬邵敏從清源益華公司押運葡萄原酒5141斤,白蘭地4444斤,煉白酒199斤,葡萄汁50箱,軟木塞20斤到北京釀酒廠成裝供9月1日第一屆政協(xié),10月1日開國大典使用。清徐自古就產(chǎn)葡萄,這主要源于其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成熟的栽培技術(shù)。在博物館有個用100年老木桶的圓鐵箍做成的地球儀,展示全球黃金北緯38°葡萄酒產(chǎn)區(qū),其中就有清徐。
清徐不僅葡萄好吃,而且文化內(nèi)涵很高。在太原、晉中等地古代建筑上的葡萄磚雕、木雕、石雕都有很高的寓意和藝術(shù)價值,葡萄代表“多子多孫、歲歲平安、歲歲升高、一本萬利”。在博物館,游客不僅能夠了解到豐富的葡萄歷史文化知識,而且還能學習到有關(guān)葡萄酒的知識。葡萄酒是液體黃金,堿性飲品。葡萄酒的根據(jù)糖分分為干型(4g/L以下)、半干型(4.1g-12g/L)、半甜型(12.1g-45g/L)、甜型(45g/L以上);根據(jù)顏色分為紅、桃紅、白三種;飲酒順序為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紅葡萄酒;先喝酒體清淡的,后喝酒體豐滿的;先喝年份新的,后喝釀造陳的;先喝甜度低的,后喝糖分高的。品評的標準主要從色、香、味三方面考量。色:從酒杯正上方看,看酒是否清澈,渾濁則差。香:杯子傾斜45°角,鼻子探入杯內(nèi)聞酒的原始氣味,尚有果味則偏嫩;味:喝一小口,在口中打轉(zhuǎn),最好口感是酸、甜、苦、咸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