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是天鎮(zhèn)縣現(xiàn)存邊塞歷史文化文物的典型,以其歷史久遠,規(guī)模宏大而著稱,于1957年山西省政府審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晉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慈云寺始建于唐代,由縣志記載,貞元年間(785—805)筑天成軍城池!败姟碧瞥癁檐娛聠挝。城池是軍事要素設施之一。一般講,先筑城池,后修寺廟。慈云寺建筑在貞元之后,那時叫法華寺,到遼開泰八年(1019年)重新修葺。到明朝中的宣德年間(1426—1435年)又進行大修,敕賜“慈云寺”,史稱“關(guān)外巨剎”。清朝,亦屢有修葺,但一直保持元明朝時的建筑風格。
慈云寺占地1萬平方米,有殿閣僧舍85間。現(xiàn)為四重大殿、三進院落,從南到北,依次為金剛殿(也是山門的正門)、天王殿(又叫大雄寶殿)、釋迦殿、毗盧殿。一殿比一殿高,一殿比一殿雄偉。整個寺院建筑以中軸線東西形成對稱,布局體現(xiàn)了儒家的中庸理念。
大雄寶殿面寬三間,單檐歇山頂,四栿椽,斗拱五踩。殿外檐下原懸有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題寫“山河閒氣”和“英靈萬古”匾(1966年失落),這個殿為第一進院落。其右為鐘樓,其左為鼓樓,對稱,為八角圓形穹廬式頂,分上下兩層。下層設廊柱8根,磚砌圓形內(nèi)室;上層開敞,建勾欄。平座,為元代建筑風格,糅合遼金元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特色。其雙層圓形建筑特殊,為山西現(xiàn)存明清鐘鼓樓中僅有一例,全國亦罕見。鐘樓鐵鐘重800余斤,明宣德七年(1432年)鑄,分八面,分鑄梵文、禱辭、“佛字”,八卦圖,布施錄。
第二進院內(nèi)正殿釋迦殿,面寬三楹,單檐歇山頂。斗拱七踩,平身科七朵,單翹三下昂,主要構(gòu)件系唐遼原物。內(nèi)有明代壁畫。東西有配殿為觀音殿、地藏殿。
第三進院正殿為毗廬殿,氣勢宏偉冠于全寺。高15米,寬23.5米,縱深11.5米。5開間,廓柱6根。斗拱九踩,單翹三下昂,補間斜拱,華麗精巧。殿脊為一組有特色的琉璃飾物。為花卉紋和云龍走獸,殿脊正中置一大琉璃葫蘆瓶,直徑近1米,瓶上置鐵鑄蓮花,蓮葉上棲一只特大鐵制候風鳥。殿內(nèi)東、西兩側(cè)有重檐歇山頂樓閣式木雕藏經(jīng)柜。藏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用銀子買回乾隆十九年(1754年)欽命雕印的藏經(jīng)全部,經(jīng)藏、律藏、論藏的“三藏”共880余套,8800余冊,1952年有政府指示移交大同華嚴寺,F(xiàn)有發(fā)華經(jīng)、華嚴經(jīng)等。毗廬殿東西備有廂房3間。
慈云寺一直稱“關(guān)外巨剎”,清朝以降香火一直很旺,為一縣傳經(jīng)、講經(jīng)、剃度佛家信徒的圣地。本寺歸臨濟宗。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至宣統(tǒng)年間,受戒6次,民國后期受戒2次,最后一次民國31年(1942年)傳戒,參加545人,其中受五戒324人,多是本縣人。
寺內(nèi)鐘樓、鼓樓體現(xiàn)了元代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特色,而整個寺院建筑物的對稱結(jié)構(gòu),又體現(xiàn)了儒家建筑的中庸理念。整個慈云寺實際是多種文化的融合體。1966年原佛像、經(jīng)箱等均被--砸搶。從1989年開始,住寺和尚心密(已病故)和成就師徒請木佛,塑泥佛,逐漸將各殿佛祖妙然落座。全寺大佛83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