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位于如東的西北角,東與本鎮(zhèn)興凌村、雙港村為鄰,南與本鎮(zhèn)滸澪村、雙港村接壤,西與海安縣老壩港鎮(zhèn)顧陶村、蠶種場、川港村、海港村友鄰,北與東臺市興東鄉(xiāng),海安縣臨港工業(yè)區(qū)隔堤相望,328國道、221省道、臨海高等級公路貫穿我村,北陵河、滸洋河,團結(jié)河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yōu)越,水陸交通便捷。
我村由三個自然村組成,共有常住戶964戶,人口2704人,擁有耕地400公頃,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量:大麥80噸、小麥201.5噸、蠶豆27噸、水稻752噸、玉米527噸、黃豆188噸、油菜224噸、花生12噸、棉花34噸;三業(yè)產(chǎn)值:10139.9萬元;人均收入:9160.5元。在建農(nóng)居點1處,水泥路12公里,砂石路28公里,經(jīng)過近年來的努力,我村共有養(yǎng)雞大戶26戶,年出欄肉三黃30萬羽以上,圈存量200頭以上養(yǎng)豬5戶,在建圈存量2000頭,大型養(yǎng)豬場一戶,發(fā)展大棚高效農(nóng)業(yè)408畝,另有大棚養(yǎng)殖南美白對蝦40畝,擁有合作社2個,我村大力發(fā)展民營經(jīng)濟,擁有織網(wǎng)廠3家,定-場1家,織布廠1家,炸油廠1家,計6家民營企業(yè),并有三產(chǎn)服務(wù)業(yè)28家,其中超市2家,為了壯大集體經(jīng)濟,我村通過整合各類資源,挖潛增效,2011年村營收入已突破20萬元。
楊幸 13301472146 沈三明13186532803
在江安村,姜家埭、姜河邊自古以來遠近聞名。
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港頭西南300米處,有一姜家莊。據(jù)說,此莊上的姜姓人家是從如皋白蒲遷居而來。莊上有一鹽商,姓姜名山字宏奎。此人常年販鹽,到外地經(jīng)銷,乃至江南。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姜山販了一船鹽,準備從十一圩過江去賣。船到十一圩,就被巡江官兵查獲扣留。當時皇家輯拿私鹽連年吃緊。姜山見狀大驚失色,和船工一合計,連夜棄船逃回姜家莊。姜山逃回后,為免遭官兵捉拿之險,決定棄商務(wù)農(nóng)。且因多年經(jīng)商,老有積蓄,招工開河,作埂墾荒,修造田園,心緒既定,即實地施行。
當時,從三十二總向西,直至磨擔頭,只見一大片荒地無人開發(fā),只有磨擔頭西南邊稀疏的有幾戶人家。經(jīng)實地勘察,他想,先下手為強,免得這幾戶再行東進,當下決定從四十總向東開發(fā)。回來后,立即用白布裁成三尺長,一尺寬的布條,-“姜山之地”。然后,從三十總向西至四十總,每個總口子插一面旗,當時俗稱標(飄兒),后人稱之為插標(飄兒)為界。然后,廣出告示,挑泥挖溝,以方計算,每方多少銅鈔。開荒墾田,以畝計算,每畝多少銅鈔,多少小錢。早來作勞,晚結(jié)現(xiàn)款,開工日期:定于來年正月初八日,卯時。地點:磨擔頭南四十總,勞工者自帶工具。告示一出,人們奔走相告。那時,因連續(xù)荒年,百姓溫飽無法解決。既然有這個姜老板來招工此不是遇到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降世,更使百姓歡快的,早上出工,晚上拿錢,這使面臨餓死邊緣的人們,有了一線生存的期望。
道光二十年(1842年)春節(jié)過后,正月初八一早,姜山領(lǐng)著幾個助手來到了四十總。一看,做工的盡來了一百幾十號人。緊接著老板進行了分工,誰帶隊分段挑泥挖溝,誰帶隊做路作埂,誰帶隊墾荒平整,一切分工就緒。就這樣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
歷經(jīng)五年,老天幫忙,災(zāi)情甚少。再則,由于姜山經(jīng)營有方,冬春挑河墾荒,撈淺鋪生。夏秋培管收種,有條有理。對勞工者,日日清算,天天兌現(xiàn),名聲大振,打工者日益增多。從四十總至三九總向南的這一埭田,近一千余畝,溝路配套,田埂分明。所長糧食、棉花、豆類、雜糧,收獲頗豐。繼而從三十九總向東,又開發(fā)了好幾百畝,并初具規(guī)模,收入逐年增加。然而,且因一片田野,無人居住,無人看管,所長糧食、棉花等,時有失竊,常受盜賊之患。姜山又尋思出一條新招。貼出告示:凡愿意常年在此打工者,鄙人無償送給宅地建房安家。告示貼出,好多百姓為了生計,同時又解早出晚歸的跑勞之苦。紛紛報名,將房建于三十九總向南河的兩側(cè),所遷來的戶子,以董姓為最多。從此,這沉睡幾千年的不毛之地開始有了炊煙。
歷經(jīng)十年,姜山的開發(fā)成功了,并日趨發(fā)達。
姜山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姜仁才,0叫姜仁智,這哥兒倆自父親搞開發(fā)以后,他們就干起了“跑南北頭”的生意(南買北賣)。并請了兩個堂叔叔為他們做跑打(幫工),生意越發(fā)紅火。后來居然在蘇州去開了兩個大店,將兩個堂叔也辭了回來。
同治初年(1863年)姜山的兩個堂叔被兒子辭回后,來到姜山身邊。老大叫姜宏富,0叫姜宏貴。姜山對其兄說:“你們兩個就在三十八總東西開發(fā)吧。”兄弟倆一合計,三十八總口子向東由哥哥開墾,向西由弟弟開墾。
同治三年(1864年),天逢大旱,禾苗枯焦,宏富、宏貴二人商量,要開墾得先開一條東西向河,既可蓄水灌田,又能排水防澇。二人決定,貼出告示:開河挑泥,每方多少錢,每天收方兌現(xiàn)。兄弟倆同時開工。河呈西南東北向,一個月不到,姜宏富的河完工了,而弟弟宏貴的河才挑了三分之一。因為打工挑泥的人都是從東南邊來的,必須先經(jīng)過哥哥的工地。工錢一樣,何必舍近求遠。因此,宏富挖河勞力足完工快。然而此刻天降一場大雨,河水漲滿河床,后雨過天晴,繼續(xù)干旱,僅二十多天的時間,宏富河里的水已了了無幾了。宏貴一想,我要把河放寬放大,以后可以蓄水,現(xiàn)在勞力充足,可以一氣呵成。因而,宏貴挑的河既寬雙深。故后人有“東西姜河之分”。
光緒五年(1879年)秋,姜山的兩個兒子再三叫父親離開江北,到江南去享度晚年。姜山左思右想,還真舍不得離開他開發(fā)經(jīng)營38年的土地。再想想自已,年歲已經(jīng)70,兒女們又都定居江南,思來想去,還是離開罷了。決心已定,就告訴了兩個堂弟,堂弟一聽,二人齊聲說道:“大哥要走,我等隨你而去。”姜山點頭同意。
一天,姜山召集住在這里的人,說“今天請大家到這里來,是向大家辭別的,三十九總河東河西這兩埭田,就送給大家了。不過,我有一事相求,我走以后,請大家在這里給我留個名。”話音剛落,有一姓董的立即說道:“姜老板敬請放心,我們這里以后的地名就叫“姜家埭”。你的兩個堂兄在東邊開的河就叫“姜河邊”。姜山連連致謝。
此后姜氏家族離開了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