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恩施州 > 恩施市 > 紅土鄉(xiāng) > 平錦村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紅土鄉(xiāng)平錦村歷史沿革

[移動版]

據(jù)當(dāng)?shù)啬贡妥遄V記載,清嘉慶年間(1796-1820),譚、黃兩姓人氏因荊州遷居于此,繁衍生息。

屬恩施縣崇寧里六甲。

民國初襲里甲制,民國十六年(1927)屬恩施縣第二區(qū),為上村聯(lián)保第十三保、十五保、十六保,其中十三保(望月淌、杉樹淌、茆子山部分)、十五保(前塘、二房、舉人屋場至上壩)、十六保(后塘壩、茆子山部分至下米坨),下轄三個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第二東鄉(xiāng)區(qū)(新塘),為紅土溪鄉(xiāng)第十三、十五、十六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裁區(qū)建鄉(xiāng),屬恩施縣紅土鎮(zhèn)(甲級鎮(zhèn)),為第十三、十五、十六保。

1950年7月改設(shè)鄉(xiāng),屬恩施縣紅土區(qū),為上村鄉(xiāng);1952年屬六區(qū)(紅土),為上村鄉(xiāng)。

1958年屬紅土人民公社,為平錦管理區(qū),下轄榮華、金山、銀山、樂元、桑園、五愛六個生產(chǎn)大隊;1961年屬紅土區(qū),為平錦公社,下轄榮華(六個小隊)、金山(八個小隊)、銀山(八個小隊)、樂元(九個小隊)、五愛(六個小隊)、桑園(九個小隊)、前塘(七個小隊)、后塘壩(五個小隊)、云龍(八個小隊)九個大隊,并建立下插坡園藝場;1966年屬紅土區(qū),為平錦公社,下轄樂元(六個小隊)、五愛(七個小隊)、紅衛(wèi)(原銀山大隊五個小隊)、四新(原云龍、金山大隊部分合并,共四個小隊)、東風(fēng)(原榮華、后塘壩兩個大隊合并,共七個小隊)、前鋒(原桑園、前塘合并,共十個小隊)六個大隊,下插坡園藝場合并為新渡壩園藝場;1968年屬紅土區(qū)革命委員會,為平錦公社革命委員會,下轄樂元(六個小隊)、五愛(七個小隊)、紅衛(wèi)(原銀山大隊五個小隊)、四新(原云龍、金山大隊部分合并,共四個小隊)、東風(fēng)(原榮華、后塘壩兩個大隊合并,共七個小隊)、前鋒(原桑園、前塘合并,共十個小隊)六個大隊;1972年五愛大隊部分劃出,成立紅土區(qū)農(nóng)科站,后為杉樹淌村;1975年撤區(qū)建社,屬紅土人民公社,為平錦管理區(qū),下轄樂元(六個小隊)、五愛(七個小隊)、紅衛(wèi)(五個小隊)、四新(四個小隊)、東風(fēng)(七個小隊)、前鋒(十個小隊)六個大隊;1981年屬紅土公社,為平錦管理區(qū),下轄稻池、前塘、桑園、后塘壩、茆子山、望月淌、金塘水、杉樹淌八個大隊。

1984年撤社建區(qū),屬紅土區(qū)、為平錦鄉(xiāng),下轄稻池、前塘、桑園、后塘壩、茆子山、望月淌、金塘水、杉樹淌八個村。

1997年撤區(qū)建鄉(xiāng)屬紅土鄉(xiāng),為平錦管理區(qū),下轄稻池、前塘、桑園、后塘壩、茆子山、望月淌、金塘水、杉樹淌八個村。

2002年小村并大村,將后塘壩、茆子山、望月淌、杉樹淌四個村合并為平錦村,屬紅土鄉(xiāng),下轄村坊、大壩、二房、么房、青草壩、望月淌、龍?zhí)稙、杉樹淌八個村民小組至今。

稻池、前塘、桑園、金塘水四小村分出稱為稻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