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溝河位于軹城鎮(zhèn)鎮(zhèn)府駐地西南約5公里的半丘嶺地區(qū)。東與黃龍廟村相連,西和南王莊交界,南依翟莊村,北臨石板溝。由毛胡莊、廟后、泥溝河等3個自然村組成。13個居民組,421戶,1700余人,總面積3300余畝(耕地約1900余畝,退耕還林約500畝,宅基地約500畝,濟(濟源)運(山西運城)高速及通道綠化帶約400畝)。村中姓氏主要有李、王、衛(wèi)、原、杜、張、曹、崔、趙、胡、宋、湯、申等13個,均為漢族。
據(jù)史書記載,泥溝河(春秋戰(zhàn)國時稱泥涂河)是古軹國護城河的重要源頭。后來,滄桑巨變,水源枯竭,河道干涸,淤泥遍地。人們出門兩腳泥,回家泥滿身,故而居住百姓稱此地為“泥溝河”。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廟后、毛胡莊、泥溝河3個自然村合為一體,組成廟后大隊。1992年,軹城撤鄉(xiāng)建鎮(zhèn),廟后大隊改稱泥溝河村,村委駐廟后。
相傳,泥溝河泥塑工藝,興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時人因泥生存,制作盆盆罐罐。初自用,后作為商品流通市場,延續(xù)至20世紀80年代。所生產的毛罐(挑糞便與水)、甕(盛米面)、盆等廣銷方圓數(shù)十里。其中尤以李立華(1938—2000)最為著名。2002年泥溝河泥塑工藝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永祥、李喜才。
1954年,首座泥溝河水庫竣工,翌年,第二座水庫棗樹嶺水庫通水。1968年,村內完善了農田灌溉毛渠,產量提高,溫飽問題得以解決。1972年,以小隊為單位購置手扶拖拉機2臺;1977年,各隊配置20型拖拉機1臺,割曬機7臺;1978年,高壓電路進村,配置變壓器2臺;1980年購置“上海50”拖拉機1臺;1998年,全村有收割機7臺。迄今為止,各種大型農用機械有20臺左右。泥溝河村機械化的發(fā)展解決了大量的生產勞動力,外出打工300余人。養(yǎng)蛋雞2戶,約2000只左右;養(yǎng)豬10戶,年出欄約7000頭左右;養(yǎng)牛1戶,年出欄50余頭;養(yǎng)羊1戶,年出欄300余只。
泥溝河人自古以窯洞為棲息之地,20世紀70年代遷出溝下,建房蓋屋,逐步住上二層小樓。新農村建設開始后,招商引資建磚廠1個,鋪設柏油路1500余米,先后投資45萬元,籌建學校教學樓22間,村委辦公樓和教師宿舍24間。2008年以后,泥溝河傾力舊宅改造,填溝造地80余畝,新建衛(wèi)生所、老年活動中心、文化廣場和舞臺;架通有線電視網,建沼氣池140余座;打深水井3眼,建提灌站5處,飲水池3處,戶戶用上自來水。2015年,復修村道路并硬化近1萬米,投資30萬元完成文化廣場硬化和文化大院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