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栗坳村在解放前為思南縣文家店區(qū)允文鄉(xiāng)第七保,解放后仍屬思南縣文家店區(qū)允文鄉(xiāng)絲栗坳村。1952年劃歸石阡縣,先后隸屬龍?zhí)羺^(qū)晏明公社、晏明鄉(xiāng),更名為聯(lián)明村。二十世紀末“撤區(qū)并社建鄉(xiāng)”以后,隸屬龍井鄉(xiāng)構樹灣村。今年撤大村建小村仍恢復為絲栗坳村。
絲栗坳村位于現(xiàn)石阡縣龍井仡佬族侗族鄉(xiāng)最西部,距石阡縣城35公里,龍井鄉(xiāng)政府所在地15公里,晏明集鎮(zhèn)8公里。東與該鄉(xiāng)晏家灣村和耿家溝村相連,南與管家坪村和白沙鎮(zhèn)阡口村毗鄰,西與思南縣相隔于黑灘河,北與老君山村交錯而接。
絲栗坳村屬喀斯特山地地貌,海拔落差達200米。生態(tài)保護完好,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冬暖夏涼,儼然一個天然大氧吧。林中斑鳩、鸛鶴成群,盛產七月李、八月瓜、酸棗、板栗、“牛奶奶”、野生蘑菇、五倍子等;農特產有本地黃瓜、干洋芋片、洋芋粉。田里黃鱔較多,黑灘河盛產魷魚、鯽魚、螃蟹等野生水產。
黑灘河自南向北,將石阡縣與思南縣一隔兩岸,使絲栗坳村著名景點犀牛洞、犀牛洞大橋、花山大橋、三丘田電站,老君山村的黃泥橋、擒王寨,肖克將軍親筆題寫碑名的龍?zhí)伶?zhèn)困牛山紅軍壯舉陵園一脈相承,盡在咫尺,形成了一個集人文自然于一體的旅游景區(qū)。還適宜垂釣漂流,攀巖避暑。
1966年——1969年修建的黑灘河溝渠,發(fā)源于犀牛洞上方不遠處的紅巖洞,經絲栗坳村延伸至龍?zhí)伶?zhèn)川巖壩新寨一帶,主渠全長約60千米,流經絲栗坳村30千米,灌溉面積達6000畝,惠及近4000人口。其咽喉工程犀牛洞大橋和花山大橋,耗時耗力在當時堪稱絕唱。沒有現(xiàn)代化的機械設備,公路不通,全靠沿線的群眾以賺取公分的形式肩挑背磨、懸吊錘鏨、人體載物,花山大橋兩次臨近接龍而塌-易址,死傷無數,如今甚至成為了沿線老百姓追憶憑吊先輩的圣地。
當地民俗文化豐富。一直保持著接春官說春、煮豬頭祭四官、燒疙兜(樹樁連根)守歲、三更開財門過年,煮胺鴨蛋栽秧,吃魚過月半(中元節(jié)),做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文壇道場(必須開路、蓋燈、家奠、下世)哭喪葬禮,武壇的上刀山、下油鍋、儺堂戲以驅鬼辟邪,哭嫁、跪拜六親、打新房為婚禮形式,建房要拋梁、開門請三星踩門都必須說福式等傳統(tǒng)民俗。
石灰粑、米豆腐作為當地的特色美食,瀕臨失傳。
本地還是一塊處在深閨中的璞玉,亟需賞識他的慧眼伯樂前來發(fā)現(xiàn)、投資、開發(fā)。絲栗坳村將后來居上,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