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史料記載,古時下十圍村一帶均為海洋及蘆葦蕩,其周圍經(jīng)長年累月海水沖積而成海灘、涂地。
下十圍村俗稱基圍,在解放前不稱村,只稱“涌”,古時基圍人地無一寸,田無一分,居無定所,住無定點,長在涌邊,活在水上,被貶稱為“水流柴”。
解放前,下十圍、興圍范圍內(nèi)有廣山涌、下沙涌、企崗涌、圍仔涌共4個涌,游離漁民面涌搭茅寮而居。
西海堤沿海一帶的魚水圍咸田為封建地主擁有,封建地主為了便于管理,以福永河為界,福永河以北(今新和村)一帶稱上十圍,福永河以南(今下十圍至興圍圍仔六隊)一帶稱為下十四圍。
解放初,稱下十四圍農(nóng)會,后簡稱為“下十圍村”。
解放后,四涌統(tǒng)一由下十圍管轄;1968-1970年,政府安排2片土地集體建起磚瓦房,將原廣山涌、下沙涌居民安置在現(xiàn)下十圍村,將企崗涌和圍仔涌的居民安置在現(xiàn)興圍村,始成兩個新村。
解放后至1961年,四涌居民一直由下十圍管理,1961年7月至1977年,1963年1月,撤區(qū)并社,下十圍隸屬沙井公社三圍大隊。
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地級),下十圍隸屬深圳市福永公社三圍大隊。
1993年1月,寶安縣撤縣分區(qū),拆分為寶安區(qū)、龍崗區(qū),下十圍隸屬寶安區(qū)福永鎮(zhèn)。
2004年7月,實行農(nóng)村城市化,撤銷鎮(zhèn)、村建制,設立街道辦事處、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原下十圍村民委員會定名為福圍社區(qū)居民委員會,隸屬福永街道,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