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縣地方,夏商代屬雍州之地。
夏末,周先祖公劉以此地為邑,拓荒務農(nóng),開創(chuàng)基業(yè)。
商代,公劉族人在此建立豳國。
周代,義渠戎立國于此。
周顯王四十二年(前327),秦戰(zhàn)敗義渠戎,降其國為義渠縣。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秦昭王起兵伐滅義渠戎國。
從此秦據(jù)此地,置義渠縣,兼北地郡,此地為北地郡治所。
秦時期,為義渠縣北地郡治所。
西漢,置屬涼州北地郡,分置義渠道及泥陽、大要、弋居、獨樂4縣。
王莽建立新朝,改義渠為義溝,改泥陽為泥陰。
東漢建武元年(25),大要縣廢;建武六年(30),義渠道廢;后期,泥陽遷治馮翊(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qū)一帶),其余置縣悉廢,地歸雍州安定郡。
三國時期,地屬曹魏雍州安定郡。
西晉,屬雍州安定郡。
東晉十六國時,沿屬安定郡,相繼為前趙、后趙、前秦、后秦、夏國屬地。
南北朝時期,先后為北魏、西魂、北周所領屬。
北魏分裂后歸西魏,至西魏廢帝三年(554),始以“撫寧戎狄”之意名為寧州。
隋時期,沿置北地郡,稱寧州。
先后領有定安、羅川、彭原、襄樂、歸德、歸義、新平、三水8縣,轄地南至今陜西省永壽縣一帶。
唐時期,仍沿寧州置,屬關內(nèi)道。
貞觀元年(627)至貞觀四年(630),寧州置都督府.天寶元年(742),改稱彭原郡。
乾元元年(758),復稱寧州,領定安,定平、襄樂、真寧、彭原、豐義6縣。
大中三年(849)至九年(855),寧州為彬?qū)幑?jié)度使治所。
五代時期,歷經(jīng)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領屬,沿置寧州、衍州,分領定安、襄樂、真寧、豐義、定平等縣。
后周顯德五年(958)廢衍州,仍為定平縣。
宋時期,北宋沿寧州置,亦稱彭原郡,等級為望,屬陜西路、永興軍路。
宣和元年(1119),賜軍額,升興寧軍節(jié)度,改屬環(huán)慶路。
南宋建炎年間,地歸于金。
金時期,沿置寧州,為中州,舊屬陜西西路,后改屬慶原路。
元時期,沿置寧州,為下州,屬陜西行省鞏昌路總帥府,領安定、定平、襄樂、真寧4縣。
蒙至元七年(1270),廢安定、定平、襄樂3縣,地域歸州直統(tǒng);真寧仍為領縣。
明時期,沿寧州置,領真寧縣,隸屬陜西布政司慶陽府。
萬歷二十九年(1601),真寧縣析出慶陽府,寧州從此不復領縣。
清時期,沿寧州置,隸屬陜西省慶陽府。
康熙七年(1668),陜西、甘肅分省,寧州屬甘肅省慶陽府。
1913年,改甘肅省寧州為寧縣,隸屬隴東道。
后改屬涇原道。
1934年,屬甘肅省第三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4年11月,中共領導的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在寧縣東部九峴、金村、湘樂一帶設立新寧縣,成立新寧縣蘇維埃政府。
1937年9月,新寧縣蘇維埃政府改稱新寧縣抗日民主政府;10月,新寧縣隸屬關中分區(qū)。
至1940年,新寧縣共轄5區(qū)26鄉(xiāng)。
1949年6月,新寧縣重歸寧縣舊治,隸屬隴東分區(qū)。
1949年12月,寧縣屬甘肅省慶陽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5年,屬平?jīng)龇謪^(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20日,正寧縣全部和合水縣部分并入寧縣。
1962年,平?jīng)、慶陽兩區(qū)分設,寧縣屬慶陽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69年,寧縣屬慶陽地區(qū)革命委員會。
1990年,寧縣屬慶陽地區(qū)行政公署。
2002年6月,寧縣屬慶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