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甘肅省 > 定西市 > 隴西縣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歷史沿革

[移動版]

上古屬“雍州”地,為西戎部族居。

春秋時,為豲戎牧居。

秦孝公十三年(前349),置豲道,為境內(nèi)最早的縣級建置。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始設(shè)隴西郡。

西漢時期,境有襄武縣、首陽縣、蘭干縣和豲道并存,分屬隴西郡和天水郡。

東漢永初五年(111),“隴西郡徙襄武”。

中平五年(188),又置南安郡,境內(nèi)有襄武縣、首陽縣、豲道、中陶縣并存,直至北魏時期。

北魏永安三年(530),置渭州,襄武為州及隴西郡治所。

隋開皇三年(583),置渭州,州治襄武。

并改內(nèi)陶縣為武陽縣,開皇十年(590),改為隴西縣,此為隴西縣名之始,與襄武縣同屬渭州。

大業(yè)三年(607),廢渭州設(shè)隴西郡。

唐武德二年(619),復(fù)置渭州,仍治襄武。

天寶元年(742),又置隴西郡。

乾元元年(758),恢復(fù)渭州建置,隴西郡隸屬渭州,并增設(shè)中都督府,郡、州、府治均在襄武縣。

五代十國時期,被吐蕃占據(jù)。

宋皇祐五年(1053),建古渭砦。

熙寧五年(1072),升格為通遠(yuǎn)軍。

元祐五年(1090),設(shè)隴西縣,縣名沿用。

崇寧三年(1104),改通遠(yuǎn)軍為鞏州,州治隴西。

金正大六年(1229年),設(shè)鞏昌府,后改為鞏昌路,并置陜西西路鞏昌總帥府,均治隴西。

元中統(tǒng)二年(1261),改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

至元九年(1272),設(shè)鞏昌路府。

至元十一年(1274),設(shè)隴右諸州提刑按察使司,治隴西。

明朝設(shè)鞏昌府,永樂年間(1403-1424),設(shè)隴右分守道,均治隴西。

清初,仍設(shè)鞏昌府。

康熙三年(1664),陜西右布政使司移駐鞏昌。

康熙六年(1667),改為鞏昌布政使司。

次年,改設(shè)甘肅布政使司和甘肅按察使司,移治蘭州,隴右道由秦州移駐鞏昌。

光緒年間(1875-1908),鞏昌府隸于蘭州道。

1913年,置隴西縣,隸屬蘭山道。

1927年,隴西縣直轄于省政府。

1936年,歸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成立隴西縣人民政府,隸屬岷縣分區(qū)。

1950年5月,屬天水專區(qū)。

1956年1月歸定西專區(qū)。

1968年成立隴西縣革委會,1978年改為縣人民政府。

2003年4月為定西市屬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