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歷史悠久,據考古證明,遠在5000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
據乾隆時成書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記載:涼州在戰(zhàn)國以前,是少數民族西戎部落的駐牧地。
西戎是對西部少數民族的泛稱,在河西地區(qū)居住的是古老的羌族。
戰(zhàn)國時期,涼州為月氏所占據。
秦漢之際,匈奴冒頓為單于之后,勢力空前強大。
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擊敗了月氏,占領了整個河西。
匈奴統(tǒng)治河西走廊東端的是休屠王。
休屠王在今涼州城所在地,修筑了姑臧城。
元狩二年(前121)春,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擊匈奴,使整個河西走廊納入西漢版圖。
三國時,武威郡屬于魏國,仍以姑臧為郡治。
黃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置涼州,以姑臧(今涼州)為州治,并以安定太守鄒岐為州刺史,這是武威為涼州治所的開始。
當時的涼州共轄7郡,即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包括湟水流域)。
“東晉十六國”時期,河西進入了“五涼”割據的混亂局面,“五涼”時期的前涼、后涼、南涼、北涼以及隋末唐初的大涼都曾建都于姑臧(今涼州),史有“五涼古都,河西都會”之美稱。
北魏滅北涼后,姑臧仍為武威郡和涼州治所。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初建涼、甘、瓜3州,分轄河西各縣。
姑臧是涼州治所,管轄河西東端諸縣,到大業(yè)三年(607)隋煬帝改州為郡,姑臧為武威郡郡治,轄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縣。
唐初,涼州仍沿用隋朝建置,姑臧為武威郡郡治。
貞觀元年(627)唐分全國為十道,涼州屬隴右道。
景云元年(710),設置河西節(jié)度使,治涼州。
天寶元年(742)又改涼州為武威郡,轄姑臧、神鳥、昌松、天寶、嘉麟5縣。
宋朝建國之初,涼州政權掌握在六谷吐蕃折逋氏手里。
宋咸平六年(1003),黨項羌攻陷涼州,知州丁惟清被殺。
1036年,武威及整個河西被西夏占領,西夏在今涼州區(qū)設西涼府,統(tǒng)治約190余年。
公元1226年7月,蒙古軍隊攻占西涼府,西夏守將斡札簀投降。
蒙古占領涼州初期,仍沿襲西夏舊制,以涼州為西涼府。
明朝建立后,洪武五年(1372),宋國公馮勝進軍河西,趕走了元朝殘余勢力,廢永昌路仍為西涼州,于洪武九年(1376)置涼州衛(wèi)。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二年(1724)改衛(wèi)為府。
涼州府治所武威縣(今涼州區(qū))。
清末設甘涼道。
民國建立以后,仍沿用甘涼道,治所在武威,下轄武威、古浪、平番、鎮(zhèn)番、永昌、張掖、山丹、民樂、撫彝9縣。
民國16年(1927),設立甘肅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與道同,公署設于武威。
民國30年(1941),張掖另設專員公署,第六專員公署轄縣縮小,領武威、永登(平番)、古浪、民勤(鎮(zhèn)番)、永昌5縣。
1949年9月,設立武威專區(qū),管轄武威、古浪、永登、民勤、永昌、山丹、民樂、張掖、景泰、天祝10縣。
武威縣(今涼州區(qū))設13個區(qū)(金塔、金羊、永昌、豐樂、雙城、西營、大柳、白塔、古城、大河、張義、靖邊、城關),共轄98個鄉(xiāng)。
1955年,撤銷武威專區(qū)和酒泉專區(qū),設張掖專區(qū)。
1961年分設武威、張掖、酒泉3專區(qū)。
武威專區(qū)轄武威、古浪、民勤、永昌、永登、天祝、景泰7縣。
1985年6月19日,國務院批準武威縣改為武威市。
2001年7月27日縣級武威市更名為涼州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