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永春縣 > 桃城鎮(zhèn)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zhèn)概況

[移動版]

永春古稱桃源,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請升為州,轄德化、大田二縣。背依巍峨大鵬山,面臨悠悠桃溪水的縣城因此博得桃城的美稱,又叫州內。宋至清,先后分屬集慶鄉(xiāng)迎福里十三都、和風里二十五都、善政鄉(xiāng)昭善里十四都、清白里十九都,民康鄉(xiāng)鳴琴里二十都。民國時期先后劃為桃安鄉(xiāng)、合作鄉(xiāng)、桃城鎮(zhèn)、桃源鎮(zhèn)、福陽鄉(xiāng)。新中國成立至1958年,先后為第四區(qū)、第七區(qū)、縣直轄鄉(xiāng)、城關區(qū)、城關鎮(zhèn),部分村曾屬東平鄉(xiāng)、化龍鄉(xiāng)。1958年成立城關人民公社,1971年化龍公社并入。1980年改稱城郊公社,劃出桃城、環(huán)翠并入成立城關鎮(zhèn)。1984年城郊公社改稱城郊鄉(xiāng)。1986年5月,撤消城關鎮(zhèn)和城郊鄉(xiāng),成立桃城鎮(zhèn)。全鎮(zhèn)轄區(qū)面積72平方公里,下設17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近6.12萬人,F(xiàn)有7條主要街道,即“八二三”東路、環(huán)城路、桃源路、衙口街、后路街、北門街、桃城路等。

桃城,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歷史上,以其“桂亭織畫”、“翹松詩詞”和“桃陵書法”一起被譽為永春三絕。自有記載以來,就有兵部尚書、將軍、探花、大學士等歷史名人,藝術家、實業(yè)家、名流人士不計其數。諸如: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永春第一個進士盛均,南唐后主李煜詔贈太尉、靈州大都督的留從效,淳熙十六年(1189年)端明殿學士、丞相留正,乾隆五十八年欽點探花周自超,1914年為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獨立軍司令余逢時,1906年舉人鄭翹松,新中國成立后永春紙織畫創(chuàng)作第一人黃永源等。旅居海外的僑胞、港澳臺胞達9萬多人。新加坡著名僑領陳金聲、李尚維,馬來西亞著名僑領李延年,畫家李家耀,實業(yè)家丹斯里拿督陳志遠、拿督陳志成,首相署部長拿督章家杰,工商巨子鄭文堯、鄭棣、鄭景新,拿督陳振南,菲律賓著名華人實業(yè)家周卿云,香港永春同鄉(xiāng)會永遠榮譽會長周守仁,臺北市永春同鄉(xiāng)會顧問王超英,知名將軍畫家余承堯,當代詩人余光中等都是桃城人。境內名勝古跡甚多,有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的文廟,現(xiàn)存“萬世師表”、“生民未有”二塊題匾,分別為康熙、雍正御筆親書。建于唐大中年間的惠明寺,初名臨水寺,又名永春小開元。建于唐代的垂云寺,俗稱大鵬巖等。最有影響的當數留安塔,為當今永春的標志。相傳有位略懂地理的縣官,發(fā)現(xiàn)縣城附近的留安山為“倒背”,故永春百姓貧窮,就在留安山上筑塔,以拯救黎民百姓,塔為石構密檐,素面實心,七層八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