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后村位于龜湖塘之后,故自南宋時即依地理特征,取名“塘后”。轄塘后、東茂、梧園3個自然村,村委會設(shè)在塘后。
塘后黃氏傳至六世四郎公,延請一地理先生勘察地形,選定鄉(xiāng)中“水尾庵”之后及西邊作為黃氏聚居之地。此后,黃氏家族振興,遂改“水尾庵”為“集福堂”。“集福堂”從此成為村中著名歷史古跡,并逐漸演變成為一處新的地名。“集福堂”奉祀玄天上帝,于清代隨著黃氏族人遷徙臺灣而傳入鹿港。
東茂原本村落四周樹林茂密,張姓擇以座西朝東之向建造房屋,故取名“東茂”。
另有一說,認(rèn)為村落位于塘后之東,原先村民在此修造一片墳?zāi)梗史Q“東墓”!皷|墓”一名亦見于道光《晉江縣志·鋪遞志》,“東茂”乃是“東墓”的雅稱。
相傳,黃氏始祖念一公于南宋年間入贅塘后吳氏,傳三世生二子,分為東西兩派。據(jù)《桃源黃氏敦彝堂廷速公派家譜》記載:“東(派)祀黃,居?xùn)|茂,重其祖也。西(派)祀?yún),居桃源(即塘后),不忘吳也。”可見,“東茂”地名由來已久。
梧園相傳該地開發(fā)之前,生態(tài)優(yōu)美,入其境如處于原野蒼梧之間。后來,龔、黃等姓村民在此建立家園,故取名“梧園”!拔鄨@”一名始見于南宋,據(jù)《桃源黃氏敦彝堂廷速公派家譜》記載,塘后七世祖黃平塘墓葬即位于“梧園山”。明清時期,又稱為“五園”,見于道光《晉江縣志·鋪遞志》。(李國宏)